重置

声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大鼠标

光标

副屏

帮助

固定

快捷方式

读屏

退出

返回
顶部

“梅”那些事,带你正确认识梅毒

发布时间:2024-11-08  发布者: 健康教育科    14381
分享到:

随着社会的发展,梅毒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梅毒被列为乙类传染病进行防治管理,也是目前令人生畏的一种性传播疾病。

那什么是梅毒呢?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简称TP)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俗称花柳病。


梅毒这么“吓人”,那日常接触会传播梅毒吗?
其实工作场所与公共场所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等)不会传播梅毒。梅毒的传播途径有三种: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其中性接触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梅毒病人的血液或体液也有感染梅毒的风险。
所以,日常的健康体检和孕前的优生优育体检很重要。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梅毒的早期症状不明显,症状为不痛的溃疡,通常出现在感染的地方或者黏膜上。这些溃疡不疼,平平的,很容易被忽视。还有一些症状,比如发热、淋巴结肿大等。要是早期梅毒没及时治,就会发展到二期梅毒。二期梅毒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皮疹、黏膜溃疡、头痛、发热等。这些症状可能持续几周到几个月,然后消失,再进入下一阶段。最严重的梅毒阶段是三期梅毒。三期梅毒主要攻击心脏、大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还有一种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隐性梅毒:在临床上没有任何的症状,患者往往是在查体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但早期隐性梅毒传染性还是很强,会把梅毒传给健康配偶或通过母婴传给胎儿。如果一直不治疗,达到一定时间后也有可能转为三期梅毒,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危害,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梅毒的危害性很大,我们一定要定期检查,那怎么能及时排除和发现梅毒感染呢?目前,医学上梅毒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类: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

一、病原学检测:就是直接观察病原体的检测,包括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镀银染色检查。这种目前开展医院不多。

二、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则又包括两大类):
1.以非梅毒螺旋体抗原的血清试验:(初筛试验)目前RPR和TRUST是临床最常见的两种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检测方法,属于梅毒过筛试验。若结果为阳性,一定需要确诊试验来证实,才能诊断梅毒。因为少数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妊娠及老年人等可出现假阳性,部分梅毒感染者,如并发HIV感染的患者,也可能出现假阴性。急性生物学假阳性随着疾病的消退,在6个月内一般都转为阴性。慢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麻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慢性肝脏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等。可持续数月或数年,甚至终身。另外此试验滴度的变化,还能作为疗效观察、复发或再感染的指征。
2.以梅毒螺旋体抗原的血清试验:
(1)TPPA/ TPHA(梅毒密螺旋体凝集试验)---梅毒确证试验
(2)TP-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3)CIA(发光法)

(4)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等。TPPA/ TPHA属于梅毒确证试验。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在血清中可出现梅毒螺旋体抗体,并终生存在,所以如果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意味着患者现在体内感染梅毒,可能需要治疗,或者患者过去感染过梅毒已经治愈。极少数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问题的患者,血清检测中会出现假阳性表现,但后续复查,结果会变成阴性。


总结来说,进行梅毒诊断时,需要结合详细的流行病史、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测等进行综合分析。特别是感染早期和疑似检测假阳性、假阴性时,流行病史和临床情况更需要详细分析,减少漏诊和误诊。预防和控制梅毒,关键在于预防。这里有几个预防的小知识:1.安全性行为:用质量合规正规的避孕套降低性传播梅毒的风险。2.早期诊断:要是有疑虑,早检查,尤其孕妇早发现早治疗,可预防胎儿先天梅毒的发生。3.定期检测:高危人群,比如有多个性伴侣的,应该定期检查性病,包括梅毒。梅毒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梅毒的治疗首选青霉素,青霉素过敏的可以用头孢曲松遵医嘱。及时经正规治疗是能治愈的。但是特殊情况要特殊对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有身体不适,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就诊;健康饮食,加强锻炼,洁身自好、远离梅毒,拥有健康人生。

图:检验科 徐豪

编辑:陈劼明

责编:刘芙蓉

审核:鲁美苏

医院地址:郑州市康复前街7号

母婴服务热线:0371-66903131

投稿反馈邮箱:zdsfyjkjy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