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

声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大鼠标

光标

副屏

帮助

固定

快捷方式

读屏

退出

返回
顶部

阴道炎科普小知识

发布时间:2024-11-08  发布者: 健康教育科    2859
分享到:
阴道炎是妇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原因有多种,最常见的便是对私处卫生处理不当,从而导致细菌感染疾病发生。但是许多女性朋友便会讲:“我平时也蛮注意卫生的,为什么还会得阴道炎呢?”“我不仅清洁了,还用的专用清洁剂,为什么还反复发作呢?”要解决如上问题,我们就要了解阴道炎的常见诱发因素等,从而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预防。




1.阴道炎的诱发因素
(1)不良卫生习惯:如不及时更换卫生巾和内裤,浴巾使用后放置在潮湿的环境中,这些都会给细菌,真菌,滴虫等微生物可乘之机,从而引起阴道炎;
(2)自身免疫力低下: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免疫系统无法及时杀灭来自于体外的细菌、真菌、滴虫等微生物,从而导致微生物大量繁殖,诱发疾病;
(3)阴道菌群失调:正常阴道优势菌群为乳酸杆菌,当服用过量抗生素或过度清洗破坏微生态平衡,导致大量非优势菌如兼性厌氧菌繁殖,菌群比例失调,便会导致阴道炎。


(4)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在杀死病原菌的同时,抑制了部分有益菌群的生长,也会导致阴道炎,常见真菌性阴道炎;


(5)过度清洁以及频繁使用洗涤剂:由于女性阴道内是弱酸环境,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生长的作用,而过度清洁或频繁使用洗涤剂会打破阴道内的酸碱平衡,增加患阴道炎的概率。




2.常见的阴道炎类型

(1)细菌性阴道病(BV)是一种由于阴道内兼性厌氧菌增多,乳杆菌减少或消失而导致的阴道菌群改变,多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灰白色、稀薄状,且有鱼腥臭味,阴道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可服用甲硝唑、克林霉素等加以治疗。

(2)需氧性阴道炎(AV)是正常阴道菌群由需氧菌(B族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假单胞菌属、变形杆菌属、肠球菌和克雷白杆菌等)替代所致的阴道感染性疾病,多表现为白带增多,呈泡沫状,外观稀薄,伴有瘙痒,异味等症状,可遵从医嘱服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及头孢克肟等加以治疗。

(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VVC)是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的外阴阴道炎症,假丝酵母菌是条件致病菌,常见的致病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自行用药,常用药物有:制霉菌素阴道栓、克霉唑栓、咪康唑栓、氟康唑等。

(4)滴虫性阴道病(TV)多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可能会伴发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道感染症状,可服用甲硝唑及替硝唑等加以治疗。因患者可同时有尿道、尿道旁腺、前庭大腺等部位的感染,单纯局部用药不易彻底治愈,需同时全身用药。


(5)混合性阴道炎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致病微生物导致的阴道炎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并且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混合感染临床表现各异,轻重各异,确诊主要靠实验室的培养和鉴定。




3.如何预防阴道炎

阴道炎和其他疾病一样,采取“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治疗措施。以下是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方面:

(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比如勤换内裤、勤换卫生巾,但要避免过度清洁。

(2)提高自身抵抗力;日常要多运动,多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多吃瓜果蔬菜,保持营养均衡。

(3)避免过量服用抗生素,必要时需要严格按照医嘱使用。


(4)保持健康卫生的性生活、性伴侣固定、使用安全套、避免发生高危性行为。


4.阴道炎的相关检查

检验科目前开展了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测(体液实验室)包括过氧化氢(反映乳杆菌的功能)、pH值(反映阴道微生态平衡)、白细胞酯酶(机体炎症反应标志物,阳性提示存在炎症反应)、唾液酸苷酶(阳性提示厌氧菌感染)、β-葡萄糖醛酸酶(阳性提示需氧菌感染)、阴道清洁度、线索细胞、霉菌和滴虫等;此外,还有一般细菌培养、真菌培养+药敏、淋球菌培养、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培养(微生物实验室)等检测方法,患者将采集的标本送至检验科后,我们将在规定时间内尽快出结果。

文图:检验科 徐豪

编辑:陈劼明

责编:刘芙蓉

审核:鲁美苏

医院地址:郑州市康复前街7号

母婴服务热线:0371-66903131

投稿反馈邮箱:zdsfyjkjy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