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课堂丨孩子总是打头怎么办?
在临床上,有些孩子会“用自己的手腕、手背或掌心击打自己的头部,每次连续击打3下及以上,持续时间长达数十秒甚至几分钟”,这种打头的行为每天发生频率不等,时间久了,可以明显看到孩子的手和头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损、茧子或包块,不仅危害孩子自身的身体健康,家长也因为害怕异样目光不敢带孩子去公众场合。那么,孩子出现打头行为,都有哪些原因,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原因一:孩子感觉头不舒服
应对措施: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孩子找医生查体,若是器质性原因,给予相应的治疗。

原因二:为了获取大人的关注
应对措施:若孩子打头是为了获取关注,那么我们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平常在孩子没有打头时多给予积极关注,二是当孩子打头时,大人忽视其打头行为,维持孩子此次打头前的状态,不要突然安抚更不要打骂,三是教孩子如何恰当引起大人的注意。

原因三:为了获得某种物品或活动
应对措施:孩子想要得到某种物品或活动而没有得到满足时,可能会做出打头行为让家长妥协,针对这种原因,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环境中尽可能提前移除会让小朋友打头的物品例如手机、零食等,二是当孩子用恰当方式要求某物或某活动时不要一味的拒绝,三是如果孩子通过打头要求某物或活动时坚决不给,四是用视觉支持策略例如代币制提前约定孩子获得某物或活动的时间和频次。
原因四:逃避困难和枯燥的任务
应对措施:逃避困难和枯燥任务也可能是打头发生的原因,如果确为这类原因,我们一是要依据孩子的基础能力和兴趣特点设置难易恰当、形式有趣的任务,二是在进行任务过程中如果孩子突然打头不要马上停止任务,而是大人辅助加速完成该任务并及时转换项目。
原因五:逃离让自己感到不安的环境
应对措施:在孩子进入一个新环境之前,提前拍张照片让他熟悉新环境,进入新环境之后,允许孩子待几分钟便出来(前提是用恰当方式表达),循序渐进,直到孩子适应新环境,特别地,因此原因打头的孩子,通常还适合用结构化的视觉提示策略,让其快速适应新环境。
原因六:表达开心或愤怒的心情
应对措施:教孩子用拍手表达开心,用双手抱臂扭头“哼”表达愤怒。

原因七:感到无聊或无所事事时的感觉刺激行为
应对措施:一是让孩子多运动,二是培养孩子自处时的兴趣活动例如串珠子、搭积木、插蘑菇钉、做手指操、书写等。

需要注意的是,上文虽然总结了打头常见的原因和其对应的行为干预策略,但具体到个体身上,我们还需针对孩子的打头行为进行具体的分析。通常情况下,当一个孩子打头的行为已经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时,我们首要考虑的是孩子打头的原因可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原因混合在一起,其次,孩子周围的大人对孩子打头的反应往往是不一致的,因此我们要和医生和治疗师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针对性策略并统一坚定地实施策略。
尽管我们已经针对孩子打头的行为尽可能制定了详尽的策略并努力实施,但作为家长还是要有心理准备,那就是如果孩子已有的打头行为已经持续了较长时间,干预过程中孩子打头行为可能不会一下子消失,而是会波动地下降。在孩子打头行为偶尔反复的时候,还是要冷静下来,坚定地实施干预策略。
文图:儿童发育行为科七病区 马江霞
审稿:宋春兰
编辑:陈劼明
责编:刘芙蓉
审核:鲁美苏
医院地址:郑州市康复前街7号
母婴服务热线:0371-66903131
投稿反馈邮箱:zdsfyjkjy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