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

声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大鼠标

光标

副屏

帮助

固定

快捷方式

读屏

退出

返回
顶部

“蛮姜豆蔻相思味”----诗词中的中药

发布时间:2024-02-28  发布者: 健康教育科    12628
分享到:

“蛮姜豆蔻相思味。算却在,春风舌底。”

连汤里的豆蔻和姜都散发出相思的味道,这是来自宋朝女词人吴文英的浪漫。姜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悠久,早在战国就随着悠久的“茶马古道”从印度引入四川地区;“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豆蔻一词,除了香料,则是专属于中国人对少女赞美的浪漫词汇。那么,作为中药,这两味浪漫的药,又能散发出什么独特的“味道”呢?


一、姜的药用价值

姜来自于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秋、冬二季釆挖,除去须根和泥沙,药材呈不规则块状,略扁,具指状分枝,长4~18cm,厚1~3cm,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有环节,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色,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在中国药典中収载的由姜制成的中药共有三种(生姜、干姜和炮姜),三种中药在疾病治疗方面各有所长。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鱼蟹中毒。

干姜: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炮姜:取干姜,用砂烫至鼓起,辛,热;归脾、胃、肾经;温经止血,温中止痛,用于阳虚失血,吐衄崩漏,脾胃虚寒,腹痛吐泻。

二、豆蔻的药用价值

蔻作为香料和中药,其药用价值也不容忽,豆蔻有草豆蔻、白豆蔻、红豆蔻几种,白豆蔻和草豆蔻在临床中最为常用。

白豆蔻性味辛、温,归肺、脾、胃经,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以及开胃消食等功效。 


而草豆蔻则主要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冷痛、嗳气呕逆以及不思饮食等症状的治疗。


三、日常使用与注意事项

尽管姜和豆蔻都是日常烹饪中常用的食材和药材,但药师提醒大家:药材寓意虽好,可不要因为“相思”超量服用哦,在使用这些药材时,一定要按照推荐的剂量和方法进行,避免过量使用带来的副作用。
参考来源:2020版《中国药典》

END


(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投稿邮箱zdsfyjkjyk@126.com)

文图:药学部 连飞鹤

审稿:周建超

编辑:陈劼明

责编:刘芙蓉

审核:鲁美苏

医院地址:郑州市康复前街7号

母婴服务热线:0371-66903131

投稿反馈邮箱:zdsfyjkjy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