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健康科普丨尿量多也可能肾衰竭?
在我们的普遍认知中,可能会觉得尿量多就代表着身体的代谢正常,肾脏功能良好。但您知道吗,尿量多也可能会出现肾衰竭的情况,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6岁7个月的亮亮是一位爱笑的男孩,因双下肢断断续续疼痛1年,走路不稳8个多月来到医院就诊,经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泌尿外科和小儿神经内科多学科联合会诊,发现亮亮虽然每日有1900-3000ml尿液,但是存在双肾实质回声增强并多发小囊肿(考虑双肾发育不全),已经进展到慢性肾脏病(CKD4期)(尿毒症期),属于多尿型肾衰。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多尿型肾衰。简单来说,多尿型肾衰是指在急性肾损伤(AKI)的恢复期或慢性肾脏病(CKD)的进展过程中,患者出现尿量明显增多的一种情况。一般来说,成人24小时尿量超过2500毫升就可以认为是多尿了。而多尿型肾衰患者的尿量往往会更多,甚至可以达到每天数千毫升。
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多尿性肾衰的病因。导致多尿性肾衰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肾灌注不足和肾小管功能障碍。肾灌注不足可能是由于失血、脱水、休克等原因引起的,这些情况会导致肾脏的血液供应减少,从而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肾小管功能障碍则可能是由于药物毒性、感染、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原因引起的,这些因素会损害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导致尿液中的水分和电解质不能被充分重吸收,从而引起多尿。此外,一些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尿崩症等,也可能导致多尿性肾衰的发生。
那么,多尿性肾衰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哪些影响呢?多尿性肾衰会导致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大量丢失,从而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脱水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血液循环,严重时可能会导致休克。电解质紊乱则可能会影响心脏、神经等系统的正常功能,引起心律失常、抽搐等症状。此外,多尿性肾衰还会影响肾脏的排泄功能,导致体内的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加重肾脏的负担,进一步损害肾脏功能。
既然多尿性肾衰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这么多的危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在生活习惯方面,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免疫力的提高。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因为寒冷可能会导致血管收缩,进一步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
在饮食方面,患者需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由于多尿会导致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大量丢失,因此患者需要及时补充。可以适量饮用一些淡盐水或糖水,以补充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蔬菜、水果等,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在运动方面,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在病情稳定期,可以进行一些轻度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过度劳累。
总之,多尿性肾衰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对多尿型肾衰的认识,了解其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同时,我们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预防多尿性肾衰的发生。
文图: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 张晓佳、狄雪琪
审稿:梁宇
编辑:陈劼明
责编:刘芙蓉
审核:鲁美苏
医院地址:郑州市康复前街7号
母婴服务热线:0371-66903131
投稿反馈邮箱:zdsfyjkjy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