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

声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大鼠标

光标

副屏

帮助

固定

快捷方式

读屏

退出

返回
顶部

五个儿童一个胖,娃超重了怎么做

发布时间:2023-10-14  发布者: 健康教育科    230
分享到:

“肥胖”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

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近20%,也就是说每5个儿童中就可能有一个小胖子!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胖一些说明营养好,更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这是一种错误观念。事实上,肥胖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

肥胖的危害!

肥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参考值范围的营养障碍性疾病。

肥胖不仅影响身体外观,还会对内分泌、心血管、消化等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引发包括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一系列并发症。  

儿童肥胖还会造成骨关节负重过大,导致下肢骨骼变形,产生扁平足、膝内翻、膝外翻等情况,严重者会影响智力、身高及性腺发育,引发儿童自尊心下降、焦虑、抑郁等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肥胖?

年龄2岁儿童可使用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来诊断。

BMI=体重(kg)/身高2 m2

孩子超重或肥胖,家长应该怎么做?

2022版《中国儿童肥胖诊断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指出肥胖的治疗原则是:减少能量摄入和增加能量消耗,使体脂减少并接近正常状态,同时又不影响患儿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对于我们家庭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饮食调整、加强运动、保证睡眠等。

1. 饮食调整

建议控制食物的总量,调整饮食结构和饮食行为。不建议通过节食减重,也不建议短期内(<3个月)快速减重,不建议使用缺乏科学依据的减肥食品和饮品。

①均衡的饮食结构保证生长发育所需。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人每天摄入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25种以上。不吃红灯食品,少吃黄灯食品,多吃绿灯食品。

②饮食行为上:减少快餐食品、在外就餐及外卖点餐;进食速度不宜过快,每餐时间建议控制在20~30分钟;避免进食时看电子产品。

2、加强运动

2017版《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建议6~17岁儿童每天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运动应累计不少于60分钟,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3天的高强度身体活动,包括增强肌肉力量、骨骼健康的力量训练;每天屏幕时间限制在2小时内。

(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指需要适度的体力消耗,呼吸比平时较急促,心率也较快,微出汗,但仍然可以轻松说话。)

对于超重肥胖儿童,建议在达到一般儿童推荐量的基础上,在能力范围内,逐步延长每次运动时间、增加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达到有氧运动3~5/周和力量训练2~3/周,并形成长期运动的习惯。

3、作息规律,保证睡眠时间

睡眠不足是导致儿童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重要高危因素之一,保证充足的睡眠,如存在睡眠障碍应及时干预。

4、做好儿童生长监测

定期至医院体检,评估生长发育和精神心理健康情况。必要时完善血糖、血脂、肝功能、性激素、甲状腺功能等抽血化验,及睾丸/卵巢彩超、骨龄等检查。了解健康风险,排除潜在并发症,需要时及时进行治疗。

作为家长,对于儿童肥胖,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积极创造有助于肥胖儿童持续坚持体重控制的环境,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图文:儿童保健科 黄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