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

声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大鼠标

光标

副屏

帮助

固定

快捷方式

读屏

退出

返回
顶部

育儿课堂丨知道吗?儿童也会得腱鞘炎!

发布时间:2025-09-11  发布者: 健康教育科    3
分享到:

多多(化名),1岁4个月,前段时间家长在给她洗手时偶然发现孩子的右手大拇指不能完全伸直,一开始还能用力掰直,但会有“咯噔”的响声,再后来掰也掰不动,就一直伸不直了。家长焦急万分的带着孩子来骨科门诊就诊,经过医生仔细询问病史和查体后确诊多多得了“拇指狭窄性腱鞘炎”。“啥?这么小的孩子还会得腱鞘炎?腱鞘炎不是大人才得的病吗?”听到“腱鞘炎”三个字,家长们一脸惊讶!孩子生机勃勃,也不会过度劳累,为什么会患上“狭窄性腱鞘炎”呢?下面就让我们通过科普来解开这个疑惑吧!

什么是拇指狭窄性腱鞘炎?

儿童拇指狭窄性腱鞘炎又称“扳机手”或“弹响指”,是小儿骨科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在0.1%~0.3%,好发年龄段一般6个月至4岁左右,好发于大拇指的掌指关节处,可触及圆形隆起硬结,轻压痛。该疾病的致病源头在于“肌腱”与“腱鞘”(如图一示)。肌腱,即老百姓所常说的“筋”,其作用是屈伸手指;腱鞘,是包饶于肌腱周围的纤维组织,其作用是约束肌腱活动、减少摩擦。那么,随着小儿拇指屈肌腱的腱鞘发生增厚、狭窄,使得屈肌腱受压,逐渐增粗或呈现出结节状态,导致无法顺利通过腱鞘的狭窄区(如图二示)。如此以来,拇指便无法伸直。



儿童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有什么表现?

伸直受限,是小儿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特征性表现,即无法做出“竖大拇指-你真棒”的动作,部分患儿被动伸直拇指可出现弹响,且单侧、双侧拇指均可发病。



孩子发生拇指狭窄性腱鞘炎了该怎么办?

1.保守治疗:对于1岁以内或轻症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法按摩与随访观察,以被动按摩与伸展为主。切记不可暴力屈伸与牵拉,避免损伤。

2.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症状重,微创局部切开腱鞘松解术是目前唯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治疗方法发展成熟,不仅安全有效,而且恢复迅速。于掌指关节掌侧横纹处做一小切口,松解腱鞘,将腱鞘纵行完全切开,使膨大的肌腱可以通过,屈指畸形即可消失,指间关节活动正常。而且此手术的切口小,不会留下明显疤痕。此外,术后需配合康复锻炼,可有效防止复发。

关于拇指狭窄性腱鞘炎,家长们需注意:

拇指功能占全手功能的一半。虽然,该病治疗非常简单,且创伤极小,但是,如果该病不经过合理治疗,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关节囊逐渐出现挛缩,骨关节随之发生适应性生长,拇指的弯曲会越来越严重,到了成年阶段会出现拇指的严重畸形,会对正常的工作与生活造成一定困难,比如正确握笔或持筷等。尤其,一直伴随的手指畸形和活动障碍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孩子正常的身心发育。

所以,对于该病家长们仍不能掉以轻心,当发现孩子拇指不能伸直或者弹响要尽早就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邮箱进行删除)

文图:骨科 徐双双、王利杰

审稿:夏冰

编辑:陈劼明

责编:刘芙蓉

审核:鲁美苏

医院地址:郑州市康复前街7号

母婴服务热线:0371-66903131

投稿反馈邮箱:zdsfyjkjy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