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育儿课堂丨拇指内收:别小瞧宝宝的“小毛病”
发布时间:2025-09-10 发布者: 健康教育科
4
分享到:
手是人体的“小能手”,能做出超多动作,还和大脑关系紧密,手指动一动,大脑也跟着“锻炼”呢!

宝宝出生后,家长可得留心,拇指内收可不是小事哦。
什么是拇指内收? 拇指内收就是拇指的肌肉“不给力”,导致拇指向手心收,其他手指包在外面。
正常情况下,宝宝3—4个月后,拇指内收会自然消失,开始学抓、握、捏。但如果6个月了,拇指还老在手心里,那可得注意啦,可能是神经系统出问题了,尤其是早产、窒息、黄疸的宝宝,4—5个月还这样,就得赶紧去医院检查。
拇指内收的危害
1.影响抓、握、捏等精细动作发育,以后写字都成问题。
2.影响康复训练,比如手撑、爬等,运动发育也会受影响。

家庭训练方法
1.抚触:帮宝宝按摩拇指,从手掌面下部往上揉搓,一边50次。
2.抓握练习:用玩具逗宝宝抓握;让宝宝俯卧,放玩具逗他伸手抓。
3.摆弄玩具:4—5个月时,抱宝宝坐桌前,让他抓玩具,锻炼手指灵活性。4. 玩具换手:6—7个月后,放彩色小球、积木等,鼓励宝宝伸手抓并转手。5. 抓扔玩具:7—8个月后,让宝宝扔玩具再拿,反复练习抓握。
如果宝宝真有问题,这些方法就不够用了,必须去医院做专业康复训练,越早越好。想了解宝宝拇指内收是否正常,一定要去专业的医院相关科室进行检查,医生一定会给您最好的建议。
宝宝的健康是全家的宝,可别让拇指内收的小问题,变成大麻烦哦。
多关注,多呵护,宝宝一定能健康快乐成长!
文图:康复医学八科 郑明媚
审稿:牛国辉、董婵
编辑:陈劼明
责编:刘芙蓉
审核:鲁美苏
医院地址:郑州市康复前街7号
母婴服务热线:0371-66903131
投稿反馈邮箱:zdsfyjkjyk@126.com
上一篇:
健康科普丨中药用药禁忌
下一篇:
育儿课堂丨学龄期儿童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