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健康科普丨“肾”不由己?好好的肾,为啥会悄悄“虚”了
深夜的搜索引擎里,总藏着些心照不宣的秘密:
有人一边对着屏幕悄悄输入“腰膝酸软是不是肾虚”,一边生怕被人撞见;
有人刷到“脱发=肾虚”的视频,摸摸自己的发际线,赶紧把手机调成静音;

大众对“肾虚”的认知往往存在误区。许多人将“肾虚”简单理解为性功能减退或房事过度所致,甚至因此产生不必要的羞耻感,其实不然,肾虚这事儿就像换季时的感冒,谁都可能遇上。
先别急着对号入座,肾虚的信号藏在这些细节里
中医说的“肾”,可不是单纯指腰里那两个蚕豆状的器官,它更像个掌管全身能量的“总调度”:管生长发育、管生殖能力、管骨头牙齿、管头发气色……所以肾虚的表现,也远不止“腰痛”那么简单。
1.白天累成狗,晚上睡不着:明明没干什么重活,却总觉得浑身乏力,爬两层楼梯就喘;到了晚上又精神得像打了鸡血,要么翻来覆去睡不着,要么睡着后不停做梦,早上起来比没睡还累。
2.头发“离家出走”:洗头时地漏里的头发越积越多,发际线一年比一年往后退。3.情绪像“过山车”:明明没多大事,却容易烦躁、焦虑,甚至莫名想哭。
这些信号就像身体发来的“提醒短信”,但别急着焦虑——偶尔出现一两个不算事儿,要是好几个同时出现,还持续了一阵子,那可能真得给肾“补补能量”了。
为啥好好的肾,会悄悄“虚”了?
说到肾虚的原因,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年纪大了”,但现在不少年轻人也开始被肾虚找上门。其实啊,肾的“能量储备”就像手机电池,过度消耗、充电不足,都会让它提前“掉电”。
1.“熬最深的夜,敷最贵的面膜”是大忌:中医说“肾主藏精”,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肾“充电”的黄金时间,这时候不睡,就像给手机插着电却一直玩游戏,电池只会越耗越虚。长期熬夜的人,脸色差、记性不好,这都是肾在“抗议”。
2.“管不住嘴,迈不开腿”拖后腿:顿顿离不开重盐重辣、爱喝冰镇饮料,会让身体积累“湿气”,反过来消耗肾气;而且现在人上班坐着、下班躺着,身体缺乏活动,气血循环变慢,肾就像被堵在拥挤的车流里,没法好好“工作”;还有人为了补肾,羊肉、狗肉猛吃一通,反而让身体“上火”,给肾添了负担。
3.“情绪内耗”很伤肾:长期焦虑、压力大,就像给身体装了个“隐形耗能器”。中医说“恐伤肾”,过度紧张、恐惧会让肾的“能量”悄悄流失。

肾的功能运转保障着机体的正常运行,出现肾虚时,意味着人体免疫力降低、机体的功能出现了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在生活中调节生活方式,养肾以预防肾虚。
中医教你“养肾”:不用大补,日常细节最管用
提到补肾,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吃点啥”,其实中医养肾讲究“三分补,七分养”,比起昂贵的补品,生活里的小习惯才是“护肾神器”。
1.先学会给肾“减负”
睡前“关机”半小时: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睡前泡泡脚(水温40℃左右,泡15分钟就行),让身体从“忙碌模式”切换到“休息模式”,帮肾好好“充电”。
2.每天“踮踮脚”,气血活起来:久坐后起身踮踮脚,或者平时走路时有意识地让脚跟先着地,能刺激脚底的“涌泉穴”——这是肾经的“起点”,多活动这里,就像给肾“松松土”,让气血流通更顺畅。
3.吃对了,就是给肾“加油”
“黑色食物”是肾的“好朋友”:中医说“黑色入肾”,平时可以多吃点黑芝麻、黑豆、黑米,不用煮得太复杂,把黑芝麻当零食,或者用黑豆打豆浆,简单又有效。
4.情绪“稳了”,肾才“安了”
试试“深呼吸+搓腰”放松法:压力大时,闭上眼睛深呼吸10次,然后双手搓热,轻轻按摩后腰两侧(肾的位置),每次揉3分钟,既能放松情绪,又能给肾“送温暖”。
与其偷偷查资料焦虑,不如从今天起,少熬点夜、多走点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其实都是在给肾“攒能量”。
记住,养肾不是为了“速效补肾”,而是让身体回归平衡。就像手机电池,只要好好保养,就能更耐用。从现在开始,对自己的肾好一点,它一定会用健康回报你!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邮箱进行删除)
文图:中医科 袁月纳
审稿:张勇
编辑:陈劼明
责编:刘芙蓉
审核:鲁美苏
医院地址:郑州市康复前街7号
母婴服务热线:0371-66903131
投稿反馈邮箱:zdsfyjkjy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