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

声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大鼠标

光标

副屏

帮助

固定

快捷方式

读屏

退出

返回
顶部

正确“春捂”,助宝宝一年拥有好体魄

发布时间:2024-03-26  发布者: 健康教育科    763
分享到:
天气稍稍有回暖的征兆
漂亮的春装已经迫不及待的被安排上了吗?
不要着急!
老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正确“春捂”,能更好的保护一身阳气
有助于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让孩子在一年之始拥有一个好的体魄!


“春捂” 捂的是什么?


1.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气温变化较大,“春捂”即有避寒之意;

2.春天风大,历代医家反复强调:避风很重要,风邪可以夹杂各类其他邪气侵袭机体,故“春捂”也有避风之意。

正确的“春捂” 指南如下:
1.怎么捂
捂≠过分保暖,爸妈们一定要掌握好程度,最靠谱的方法是摸孩子的后颈部:
(1)如果后颈或背部是温热的,皮肤又是滑溜溜的,那就正好。
(2)如果有点汗或者皮肤有点黏,那就是穿多了。
(3)如果摸上去有些凉,就是穿少了。
每个孩子的体质不一样,穿的薄厚因人而异:
(1)如果“捂”时孩子不觉得咽干舌燥,身体也不出汗,即便气温稍高,也不必着急减衣;

(2)有些孩子天生好动,出汗自然多,则要早点换装,如果再一味地“春捂”,出一身汗小风一吹,反倒容易感冒。

2.怎么穿

洋葱穿衣法:顾名思义就是像洋葱一层包一层一样,穿衣也要一层一层地穿。简单来说就是多层次的穿法,可以达到保暖又有穿脱方便的效果。


3.捂哪里

春捂并不是简单的“多穿衣服”,“捂”的位置也很重要。“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回暖穿衣服,要掌握“三暖二凉”;三暖即为背暖、肚暖、足暖,防止感冒、腹泻等;二凉即为头凉、心胸凉,防止上火与内热。

(1)颈、腰、背部:颈项部容易受风邪,保护好颈项部,特别是风池穴和风府穴,可以避免风邪侵袭;背部保暖,预防风寒邪气侵袭督脉,损伤阳气;腰为肾之府,腰部保暖,有助于顾护人体阳气之根。

(2)腹部:主要是捂肚脐,肚脐又叫神阙穴,固护此处可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脾胃虚弱的孩子,要特别注意肚脐部位的保暖。
(3)足部:春捂穿衣可遵循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主张的“下厚上薄”原则,秋裤先别着急脱。都说“寒从脚下生”,所以足部的保暖也尤为重要。

4.捂到什么时候——“815”原则

(1)当昼夜温差大于8℃以上时,需要“捂”。
(2)当气温连续7天保持在15℃以上时,就不需要“捂”了。

除了孩子,以下这类人群也适合春捂
Ø阳虚体质、怕冷、手脚冰凉的人群;
Ø正气亏虚,容易生病的老年人群;
Ø经常腹痛、腹泻的人;
Ø腰背冷,经常觉得全身骨节酸痛的人;
Ø痛经的女性、腰酸无力的男性。


注意:
1.“春捂”时,一定要时常摸一下孩子的后背,可以给背上放一条绵柔巾,如果这条毛巾总是湿的,说明捂得太过了,这样反而会容易感冒,应适当减去衣物。
2.宝宝在室内不用穿得太多,还是要以舒适为主,而出门在外防风、防汗才是重点。
3.除了衣着方面,饮食上的“春捂”也很重要,建议进食一些辛温升散的食品,如豆豉、韭菜、葱、香菜等。


(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投稿邮箱zdsfyjkjyk@126.com)

文图:中医科二病区 代思雨

审稿:张勇

编辑:陈劼明

责编:刘芙蓉

审核:鲁美苏

医院地址:郑州市康复前街7号

母婴服务热线:0371-66903131

投稿反馈邮箱:zdsfyjkjy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