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是我们身体里一个特别小但非常重要的成分,想象一下,你吃了含铜的食物,不到半小时这些铜就已经开始在你的血液里游走了,它们不仅在血液里转悠,还帮助红细胞把氧气送到身体的各个角落。当人体铜元素缺乏时,会出现头晕、乏力、易倦、耳鸣、眼花、皮肤黏膜以及指节等颜色苍白,体力活动后感觉气促、心悸等症状,甚至女性还会导致不孕以及冠心病!!!
黑色素细胞的合成是含铜的一种酶——酪氨酸酶[1],它催化酪氨酸转化为多巴,多巴又经各种酶的参与形成多巴醌,促进黑色素再生。
说得这么复杂,我根本听不懂,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促进黑色素再生,那是说补铜会让我变黑吗??
有朋友问补铜是不是会让人变黑,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铜确实对我们身体里产生黑色素很重要,黑色素就是给我们的皮肤、头发还有眼睛上色的东西,但补铜并不意味着你就会变成小麦色皮肤,它主要是帮助你的身体能正常产出黑色素,让你的自然肤色看起来更健康。简单说,铜的作用是保证我们体内黑色素生成得当,我们的肤色深浅,主要是遗传决定的。铜只是在确保这个过程顺利进行,帮助防止因为黑色素不足引起的皮肤问题。并且适量补充铜不仅能帮助我们维持自然的肤色,还能预防由于黑色素缺失导致的皮肤问题,如色素沉着不均和提前出现的白发。此外,铜还参与了身体的许多其他关键功能,包括铁吸收、能量产生和细胞防御。所以在我们追求健康美丽的路上,铜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微量元素,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使用铜质餐具或戴铜首饰并不能有效补充人体所需的铜,这是因为金属形态的铜不能被我们的身体直接吸收,我们的身体需要的铜必须以食物或补充剂中的特定化合物形式存在,这样才能被消化系统正确转化并吸收。
缺铜很可怕,但也不能过量哦!
根据2022年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推荐,想要保持身体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的铜量是0.8mg。如果你正在怀孕,不管是刚开始、中期还是接近生产的时候,每天都应该确保摄入0.9mg的铜,以支持宝宝的健康成长。而如果你正在哺乳,你的身体需要的铜量会更多,每天需要1.4mg,这样可以帮助保证你和宝宝都能获取足够的营养。
人群 | 每天推荐摄入量 |
成人 | 0.8mg |
孕早期 | 0.9mg |
孕中期 | 0.9mg |
孕晚期 | 0.9mg |
乳母 | 1.4mg |
(以上数据来自202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因为我们的身体不能自己制造铜,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平时吃的食物和喝的水来获取这种重要的矿物质。研究发现,人们每天通过饮食大约能得到2到5mg的铜,其中大概0.6到1.6mg会被身体吸收,帮助我们维持身体内铜的平衡。对于孕妇和哺乳期的妈妈们来说,每天摄入的铜量不要超过8.0mg,这是被认为对大家都安全的最高限度,也就是最高耐受量!!
补铜的药品:
其实我们常规的复合维生素类药都可以满足我们人体日常的维生素、矿物质与微量元素补充。就以常用的复合维生素为例,它可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对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额外需求。其所含成分有:
12种维生素 |
维生素A | 1.2mg |
维生素B1 | 1.6mg |
维生素B2 | 1.8mg |
维生素B6 | 2.6mg |
维生素B12 | 4.0μg |
维生素C | 0.1g |
维生素D3 | 12.5μg |
维生素E | 15mg |
生物素 | 0.2mg |
叶酸 | 0.8mg |
烟酰胺 | 19mg |
泛酸钙 | 10mg |
7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
钙 | 0.125g |
镁 | 0.1g |
磷 | 0.125g |
铜 | 1mg |
铁 | 60mg |
锰 | 1mg |
锌 | 7.5mg |
补铜的食物:
在补充铜的过程中,除了药物补充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食物来自然补充。许多日常食物都含有铜元素。1. 动物肝脏:如猪肝、牛肝、羊肝、鸡肝和鸭肝等,都是铜的良好来源,适量食用这些肝脏可以帮助补充铜。
2. 海鲜:牡蛎、虾、扇贝、螃蟹和鲍鱼等海产品同样含有铜,这些食物不仅美味,还能提供所需的铜。
3. 坚果:核桃、腰果、松子、榛子和开心果等都是坚果类中含铜较高的食物,它们可以作为零食或加入各种菜肴中。
4. 蔬菜:萝卜、蘑菇、西红柿、荠菜和香菜等蔬菜也含有铜,它们可以丰富你的膳食,并提供必要的微量元素。
5. 水果:香蕉、葡萄、猕猴桃、桃和梨等水果含有铜,它们不仅营养丰富,还能帮助补充铜。通过这些天然食物的摄入,我们可以有效补充日常所需的铜,同时还能享受美味,记住,适量多样化的饮食对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EL-NAGGAR N E, SABER W. Natural Melanin: 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Approaches, with Especial Reference to Microbial Source[J]. Polymers (Basel), 2022,14(7).
[2] 杨晓光, 王晓黎.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准则一食物多样,合理搭配[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2,28(8): 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