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中药太苦,加糖矫味可取吗?
中药太苦,加糖矫味可取吗?
药学部 高志良
提起中药汤剂估计很多人的印象都是:苦、味道怪、难以下咽;给小孩喂中药更是难上加难,于是便有人想到往中药里加糖以起到矫味的作用。那么中药加糖矫味,这种做法真的合适吗?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不然。中药可分“寒、热、温、凉”四性,简单地说,温热性质的药用于寒性病证,寒凉性质的药用于热性病证。其实,糖也是一味药,白糖性味甘凉,有润肺生津之功效;红糖性味甘温,有补血破淤之功效。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平时熬制冰糖雪梨需加白糖,而女生来例假需喝红糖水。反之,如果把红糖加入温热药中,会热上加热,不利于寒性病证的治疗;而把白糖加到寒凉药中,也会影响药效的发挥。由此可见,加糖矫味应根据病情辩证看待,综合考虑,患者朋友们切不可在不了解自己病情的情况下随意添加。
(一)哪种情况下可加糖,可加哪种糖?
如果患者自身无湿热内停,舌苔厚腻的情况,所服汤药仅为了清热解毒且整体方药呈凉性,此时加些白糖以矫苦味是完全可以的;若全方作用呈温热性,主要用以补血散瘀,暖肝驱寒,此时加些红糖也是不会影响药效的。(具体方药属于何种性质一定要咨询医师或药师后再做决定)
(二)哪种情况下绝不可加糖?
苦味的汤药往往呈现寒性,这类汤药具清热解毒、燥湿等作用。用于治疗热毒症和湿证时,汤药之苦需要保留以借助其苦味的刺激来治疗疾病(如苦味催吐剂---瓜蒂散),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 良药苦口利于病”。此种情况我们绝不可加糖,以免影响药效,耽误治疗。
此外,糖尿病患者及湿热体质的人,服用中药也绝不可加糖。
(三)除了加糖我们还可以这样做。
用口径大的吸管饮药:将吸管放在舌根处,让药液直接进入咽喉,避免药液接触舌尖或舌头中部的味蕾。
将药液温度控制在15℃~37℃之间服用:除解表发汗药外,汤药不要趁热喝,将汤药凉至室温后再饮用,苦味可大大降低。
掌握吞咽速度,宜快不宜慢:快速下咽能减少药汁在口中停留的时间从而减轻苦味。
喝完药后及时用温开水漱口: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除去口腔中药液的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