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孩子不停地眨眼睛是调皮吗?
孩子不停地眨眼睛是调皮吗?
儿童发育行为七科 魏亚敏
许多家长发现孩子无缘无故出现眨眼睛,努嘴,耸肩,吸鼻子,清嗓子,发出咕噜声、嗡嗡声,甚至大喊大叫等行为,家长误以为孩子这样做是调皮或是故意吸引他人注意力。但久而久之,家长会发现这种行为并不完全受孩子意识控制,于是开始就诊于眼科或者耳鼻喉科,但上述科室并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其实,上述行为是抽动症的常见症状,出现上述症状家长们不必惊慌,正确认识疾病、选择合适的就诊科室(儿童发育行为科),才能帮助家长及孩子解决问题。
首先,我们要对这个疾病有个基本认识。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它的特征是从儿童时期开始的运动和/或发声抽动。抽动大多起病年龄在18岁之前,4~8岁最多见,平均年龄约为6岁,在10~12岁最严重,然后逐渐减少。男童较女童多见。
有的家长会好奇,为什么我的孩子会突然出现上述行为呢,是眼睛、颈部或者肩部不舒服吗?答案是肯定的,有的孩子表现为身体瘙痒、刺痛或疼痛,然后在抽动后有缓解感。
一旦孩子被确诊为抽动症,家长会紧张焦虑,我的孩子要一辈子有这种症状了吗?什么时候才能停止治疗呢?但是家长们忽略了自己的焦虑会无形中传达给孩子,这对疾病症状的缓解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对抽动症的预后有个大致了解:抽动症状在青春期逐渐减少,有三分之一患者抽动症状完全缓解,三分之一症状将改善,另外三分之一症状未见明显减轻。
抽动可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并且在病程中可出现新的抽动形式,抽动症状在病程中有增有减,一些因素也可加重或减轻抽动。加重抽动的常见因素包括压力、焦虑、愤怒、惊吓、兴奋、疲劳、感染和被提醒;减轻抽动的常见因素包括注意力集中、放松、情绪稳定和睡眠。运动,特别是精细运动,如舞蹈或体育运动,通常也可减轻抽动。一旦发现孩子有抽动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儿童发育行为门诊就医。
地址:郑州市康复前街七号南院区22号楼六楼
电话:66903431 手机:19139732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