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

声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大鼠标

光标

副屏

帮助

固定

快捷方式

读屏

退出

返回
顶部

用好二甲双胍,你必须注意这些事儿!

发布时间:2016-05-23  发布者: 党委宣传统战部    9
分享到:

药学部 孙楠

一、问:只有肥胖患者才适合用二甲双胍?答:错误。

  国内外的临床指南均建议:无论是Ⅰ型还是Ⅱ型糖尿病,无论患者是否超重,都可使用二甲双胍。

  对于Ⅰ 型糖尿病,联用二甲双胍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胰岛素所引起的体重过度增加。对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表现出一定的减重效果;但对于单纯肥胖者,没有确切的减重作用。

  应告知患者,二甲双胍不太可能使体重急剧下降,故患者应该坚持生活方式干预。

二、问:二甲双胍长期治疗优于阿卡波糖?答:正确。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既往的研究已证实,二甲双胍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还能有效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但未证实阿卡波糖具有与二甲双胍相似的心脏保护作用。

  另外,二甲双胍是个被证明能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发生的药物。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应用二甲双胍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应告知患者单用二甲双胍的患者餐后血糖控制不满意时,可加用阿卡波糖;单用阿卡波糖的患者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时,可加用二甲双胍。

三、问:二甲双胍只降高血糖,不致低血糖?答:正确。

  与其说二甲双胍是一种降血糖药,不如说它是一种抗高血糖药。即使二甲双胍服药量达到85克都没有发生低血糖,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乳酸酸中毒。必须告知患者当进食过少,或大运动量后没有补充足够的热量,特别是与其他降糖药联合使用,饮酒等情况下会出现低血糖,须注意。

四、问:二甲双胍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答:正确。

  降血糖药用药的基本原则是: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一般而言,二甲双胍最小推荐剂量是500mg/日,有效剂量2000mg/日,推荐剂量2550mg/日。应告知患者,65岁以上老年患者通常不可使用剂量;80岁以上老年患者不推荐使用二甲双胍,除非其肌酐清除率检查表明其肾功能未降低。

五、问:二甲双胍应餐中,或餐后服用?答:不准确。

  普通片或胶囊:应餐中或餐后服用,以减轻腹泻、恶心、呕吐、胃胀、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缓释片或胶囊:每日一次,通常晚餐进食时或餐后服。肠溶片或胶囊:胃肠道反应较轻,应餐前30分钟服用。当餐后血糖达到高峰时,药物浓度也相应较高,可较好地覆盖餐后血糖高峰期。应告知患者,每日剂量≥2000mg时,为了更好的耐受,药物随餐分次服用。肠溶和缓释片或胶囊禁止嚼碎口服。

六、问:二甲双胍易导致乳酸性酸中毒?答:错误。

  二甲双胍在治疗剂量范围内,罕见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目前没有任何确切证据表明二甲双胍的使用与乳酸性酸中毒有关。二甲双胍没有肾毒性,但肾功能障碍可增加乳酸性酸中毒风险。血清肌酐水平:男性≥1.5mg/dl,女性≥1.4mg/dl,或肾小球滤过率<45,和低氧血症的患者,容易发生乳酸的蓄积,不建议使用二甲双胍。二甲双胍不经过肝脏代谢,不竞争肝药酶,不存在肝毒性。但是肝脏疾病可降低乳酸清除能力,因此有肝脏疾病者应避免使用二甲双胍。必须告知患者:

◆当出现不能解释的过度呼气、肌痛、乏力、嗜睡或其他非特异性的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及时看医生。

◆二甲双胍治疗的初期常出现胃肠道症状,一旦患者坚持某一剂量治疗后(>10周)出现胃肠道症状,通常是由于乳酸酸中毒或其他严重的疾病造成的。

七、问:服用二甲双胍需要做定期检查?答:准确。

  口服二甲双胍期间,应定期(每2个月)检查肾功能,以减少乳酸酸中毒的发生,尤其是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更应定期检查肾功能;还应定期进行血液学检查。因为二甲双胍可减少维生素B12在胃肠道的吸收,使血红蛋白减少,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还应告知患者,服药期间尽量避免饮酒,一是可能引起低血糖,二是易导致乳酸中度等严重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