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女性课堂丨盆腔里的“吊床”塌了?一文说清女性生殖器官脱垂
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下身总有一种莫名的下坠感,好像有东西要掉出来?或者在小便、咳嗽时总有些控制不住的尴尬?别害羞,这可能是您盆腔里的“吊床”——盆底,出了点问题。今天,我们就用大白话聊聊这个困扰许多女性的问题:生殖器官脱垂。
一、什么是生殖器官脱垂?
我们可以把女性的盆腔想象成一个“房间”,子宫、膀胱、直肠等器官就是里面的“家具”。盆底肌肉和韧带就像一张坚实的“吊床”,把这些家具稳稳托住。
生殖器官脱垂,就是这张“吊床”变松了,导致“家具”下沉,甚至从阴道口“脱”出来。“脱”出的可能是膀胱(导致膀胱膨出)、子宫(子宫脱垂)或直肠(直肠膨出)等。
二、哪些方面女性的“吊床”容易“塌”?
这张“吊床”不是一天塌的,以下几类女性要特别留意:
1.产后妈妈:怀孕和分娩,尤其是宝宝过大、产程长或多次分娩,会极度拉伸盆底肌肉,是导致脱垂最常见的原因。
2.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使维持盆底组织弹性的“营养剂”跟不上,“吊床”变得更脆弱。
3.长期腹压高女性:如长期便秘、慢性咳嗽、肥胖或经常干重体力活,这些都会持续增加腹部压力,冲击盆底。
因此,脱垂高发期主要在中老年,尤其是绝经后。但年轻女性也绝非高枕无忧。
三、身体会发出哪些“警报”?
症状轻重不一,早期可能没感觉。典型表现包括:
1.下坠感、异物感:总感觉阴道里有东西堵着,像塞了个小球,站立久了或劳累后加重,躺下休息后会减轻或消失。
2.严重时可以在阴道口看到或摸到脱出来的组织。
3.影响“方便”:
(1)排尿问题:尿频、尿急却尿不净;严重时需要用手把脱出物推回去才能小便;咳嗽、大笑时漏尿。
(2)排便问题:总感觉排便困难,有时需要用手按压阴道后方才能顺利排便。
4.其他影响:可能导致腰酸、性生活不适或生活质量下降。
四、“吊床”松了怎么办?
生殖器官脱垂预防胜于治疗,把“吊床”练结实尤为重要。
1.核心秘诀:凯格尔运动:这是锻炼盆底肌的“黄金法则”。简单说,就是模仿憋尿和提肛的动作,收缩盆底肌5-10秒后放松,每组10-15次,每天坚持做2-3组。
2.给腹部“减负”:积极治疗慢性咳嗽和便秘,避免提过重的物体,控制体重。
3.孕产期多呵护:产后充分休息,抓住产后42天至6个月的盆底康复黄金期,积极进行产后康复。
如果已经发生临床症状,别焦虑,现代医学有成熟的应对策略,如生物反馈、电刺激等专业的盆底康复治疗、盆底修复术。

生殖器官脱垂是一种疾病,不是衰老的必然,更不是您的错!它和感冒、牙疼一样,需要被正视和治疗。请您放下心理包袱,大大方方地到医院盆底专科专病门诊与医生坦诚沟通,早发现、早干预,才能早日重获轻松与健康!
文图:质量管理部 张俊清
编辑:陈劼明
责编:刘芙蓉
审核:鲁美苏
医院地址:郑州市康复前街7号
母婴服务热线:0371-66903131
投稿反馈邮箱:zdsfyjkjy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