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

声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大鼠标

光标

副屏

帮助

固定

快捷方式

读屏

退出

返回
顶部

育儿课堂丨宝宝“便便”大作战:破解便秘难题,让排便更轻松

发布时间:2025-11-14  发布者: 健康教育科    25
分享到:

便便,是反映宝宝消化系统健康的“晴雨表”,有不少家长天天盯着娃的屎......门诊里,一位妈妈抱着宝宝焦急地问:“医生,我家宝宝已经3天没大便了,每次拉臭臭都小脸通红,哭闹不停,这是便秘了吧!?”



什么是便秘?

简单来说,如果您的宝宝出现以下情况,可能正经历便秘:

  • 之前每天1-2次大便,突然变成3-4天一次甚至更久,且这种情况持续超过1-2周;

  • 排出的大便干结、坚硬,像羊屎蛋一样呈颗粒状;

  • 排便时明显费力,宝宝哭闹、脸憋得通红,用力蹬腿。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和排便困难的综合表现。判断便秘的关键不仅看排便间隔,更重要的是观察大便性状和宝宝排便时的感受。有些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多日不排便,但大便不干不硬,排便也不费力,这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一、宝宝便秘的“罪魁祸首”有哪些? 

婴幼儿便秘往往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消化系统尚未成熟是主要原因之一。婴幼儿的肠道蠕动较慢,排便反射也未完善,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导致大便干结。 

  • 饮食搭配不当更是常见原因。配方奶宝宝若奶粉冲调过浓(水少粉多),或奶粉中蛋白质、钙含量较高,易导致大便干燥。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如果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吃太多精细主食、肉类,少吃蔬菜水果),或水分摄入不足,也会加重便秘。 

  • 不良排便习惯同样不容忽视。宝宝贪玩,常常因游戏投入而忽视便意,等便意消失后,大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变得干硬。环境改变(如更换养育人、入园入学)也会让一些宝宝因陌生感而拒绝排便。 

  • 疾病和药物因素虽然较少见,但也需警惕。如先天性肠道畸形、甲状腺功能减退、肛裂等疾病,以及补钙剂、铁剂等药物也可能引起便秘。 

二、宝宝便秘的危害:不只是拉臭臭费劲! 

长期便秘会给宝宝带来多方面问题。肛裂是常见并发症,干硬大便擦伤肛周皮肤,排便时疼痛会导致宝宝不敢排便,形成恶性循环。便秘还会引起口臭、屁臭、食欲不佳等消化系统症状。长期食欲不振必然影响营养摄入,进而干扰宝宝的生长发育。 

三、破解便秘难题:全方位解决方案 

1. 饮食调理:吃对很重要 

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中富含大量膳食纤维,它们不仅可以帮助宝宝增加排便量,还会软化宝宝的便便,使排便更通畅。西梅、火龙果富含膳食纤维和果胶,可有效促进肠道蠕动。燕麦、糙米等全谷物比精白米面含有更多膳食纤维。辅食中加入适量辅食油也可以起到润肠的作用。多喝水是也对软化大便有效。特别是天气炎热或宝宝活动量大时,更应注意补充水分。 



2. 生活调理:培养好习惯 

定时排便训练至关重要。选择固定时间(如早餐后1小时)让宝宝坐便盆,每次5-10分钟,有助于建立排便条件反射。

增加运动量能促进肠道蠕动。给半岁内的小宝宝多做抚触、被动操;大一点的宝宝鼓励多爬行、走路、跑跳。 

3. 小儿推拿:自然疗法缓解便秘 

小儿推拿是传统中医疗法,对缓解便秘有良好效果。

摩腹:用手掌在宝宝腹部做顺时针方向的环形抚摩,能促进肠胃蠕动。 

推七节骨:用拇指或食指、中指自上而下地从腰部推至尾骨,能通利大肠。 清大肠:用拇指从食指桡侧边缘向虎口直推,可清热导滞,调理大肠。 



四、如何判断调理是否有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家长们可以通过以下指标判断宝宝便秘是否改善:排便频率恢复正常,大便性状变软,呈香蕉状或糊状,排便时不再费劲哭闹,食欲改善,精神状态好转。一般情况下,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需要1-2周时间才能显现效果,请家长们保持耐心。 

宝宝便秘无小事。宝宝的肠道健康需要我们细心观察、科学应对,毕竟,顺畅的排便关系着宝宝的健康成长。如果宝宝便秘情况严重或持续不缓解,请及时就医,排除病理性因素。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最适合宝宝的个性化治疗方案,让排便不再成为宝宝的“艰巨任务”。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邮箱进行删除)


文图:儿童保健科 李俊霞

审稿:段桂琴

编辑:陈劼明

责编:刘芙蓉

审核:鲁美苏

医院地址:郑州市康复前街7号

母婴服务热线:0371-66903131

投稿反馈邮箱:zdsfyjkjy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