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人类幼崽睡眠说明书》婴儿的睡眠世界—科学理解与有效应对
一、婴儿的睡眠时间
(1)新生儿:每天18-20小时(刚出生时除吃奶大小便外几乎都在睡觉)
(2)2个月:每天大概18个小时
(3)4个月:大概16个小时
(4)9个月:15个小时左右
二、影响婴儿睡眠的因素
生理因素:婴儿的生理发育阶段会影响他们的睡眠模式。例如,新生儿的睡眠周期通常比成人短,他们可能需要更频繁地醒来进行喂养。
心理因素:婴儿也可能因为焦虑、恐惧、过度兴奋等情绪问题影响睡眠。
(一)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1.舒适的睡眠环境
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2~24℃,湿度保持在50%~60%;尽量让宝贝在光线柔和、安静的环境中睡觉;宝贝睡觉的床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移除床上的玩具、毯子、枕头、缓冲垫以及其他装饰物,床上用品应该是清洁的,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2.鼓励母婴同室但不同床
(二)婴儿的正确睡姿
婴儿最安全的睡姿是仰卧位,这种睡姿可以使全身肌肉放松,对内脏的压迫最少,呼吸也最顺畅,这是因为在仰卧位下,婴儿的气道开放充分,呼吸较顺畅,不容易发生窒息的情况,如果宝贝采取俯卧位和侧卧位可能会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的风险。
SIDS是指外表看似健康的婴儿在睡眠中突然发生意外死亡,其具体原因至今尚不清楚,研究发现,俯卧位睡眠是SIDS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在俯卧位下,婴儿的食道位于呼吸道上方,如果有返流物,容易进入呼吸道和肺,导致误吸或窒息。此外,侧卧位也不推荐,因为婴儿在不能自主翻身前,侧卧位可能会变为俯卧位,增加了SIDS的风险。因此,为了婴儿的安全,在婴儿能够自主翻身并能自由调整睡姿之前,我们应该尽量保持他们的仰卧位。

(三)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1.正确的哄睡方式
初生婴儿,不要一上来就是“高安抚”(即:一上来就抱哄,满屋子抱着宝宝打转),彻底不给宝贝发展自主入睡的机会,还会让家长的哄睡之路在日后更加艰难。
2.建立睡觉前的“仪式感”
婴儿在固定的时间睡觉和醒来,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生物钟,此外一系列的动作在同一地点,按照同一步骤进行,培养他/她的自我睡眠的习惯性认知。比如,更换纸尿裤,把婴儿床推至光线较暗的房间,开始轻拍哄睡或者播放舒缓的宝宝睡眠曲,白天睡觉的时候不需要拉遮光窗帘但可以稍微拉一下普通窗帘,晚上睡觉拉窗帘,这样的条件反射让我们的婴儿有一种睡觉前的仪式感。
3.谨慎使用安抚奶嘴
(四)科学喂养
新生儿本能的就有吸吮反射,不是一出现想要嘬的动作就觉得是饿,一哭就喂,科学喂养,建立规律喂养好习惯,母乳喂养是最安全、科学和经济的喂养方式,多个研究证实,不论母乳喂养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均能降低SIDS的发生风险。因此无论妈妈乳量如何,我们均提倡母乳喂养。
好了,通过今天的科普,相信宝爸宝妈们对于宝贝的睡眠有了一定的了解,每个宝贝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成长速度和方式也会各不相同。所以,宝爸宝妈们要有耐心和爱心,从“睡好觉”开始,让宝贝健康快乐的成长。

文图:伦冰
审稿:宋丽
编辑:陈劼明
责编:刘芙蓉
审核:鲁美苏
来源: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郭晓丽工作室
医院地址:郑州市康复前街7号
母婴服务热线:0371-66903131
投稿反馈邮箱:zdsfyjkjy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