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

声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大鼠标

光标

副屏

帮助

固定

快捷方式

读屏

退出

返回
顶部

5岁宝宝不会自己吃饭?自理能力不容忽视

发布时间:2024-02-26  发布者: 健康教育科    28599
分享到:

自理能力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是儿童脱离家长,走向社会的最基础的能力。然而,在孤独症儿童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幼龄阶段,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家长心目中,一直没有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很多家长往往将专注力放在如何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如何改善其行为方式等等,但生活自理能力才是孤独症孩子在未来能够独立生存的步。

这个能力有三个阶段性康复目标:①生活自理→②社会自理→③社会自立

没有熟练的生活自理,就没有能力达到社会自理和在社会上自立,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非常基础的目标,是孩子面对社会的步,虽然,普通小朋友可以很快地掌握吃饭,喝水,使用勺子,如厕等自理能力,但对于孤独症宝宝来说,却是不小的挑战,因为,一个小小的吃饭能力,就包含了精细运动,模仿,扫视,认知理解等多方面能力。

那么,在生活中,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孤独症宝宝的自理能力呢?

1.分步教学


将复杂的任务分解为小的步骤,逐步教授孤独症孩子每个步骤的内容和顺序,通过重复和强化帮助他们熟练掌握,同时确保在某一项训练活动中,没有超过孩子在这个功能领域里的水平。

例如:教宝宝用杯子喝水可以分为五个步骤:



步骤一

站在孩子身后,你的手拿着杯子,把杯子放到他的嘴前;

步骤二

站在孩子身后,把他的手放到杯子上,你的手放到他的手上,拿着杯子;

步骤三

同步骤二,握着他的手腕,使他能够稳定地抓握;

步骤四

轻轻地握住孩子手腕,仅给他一点力,让孩子自己做举杯子的动作;

步骤五

减少你的辅助,只是轻轻地触摸他的胳膊,提醒他做什么。

# Shopping Guide



2.更多地创造机会


普通儿童的自理能力大多是在观察和模仿中掌握的,而孤独症儿童由于兴趣的狭窄,以及对人的关注不够,往往没办法做到很好地观察和模仿,因此,就需要家长们更多地为孩子创造模仿和学习的机会。例如:给水杯,但是不打开开关;给零食,但是不撕开,让小朋友有更多自己尝试的机会。

3.创造结构化的环境


孤独症孩子通常对有结构和规律的环境更适应,家长们可以为他们创造一个有规律和可预见性的家庭环境,建立一定的日常活动和作息时间表,让宝宝明确什么时候要去哪里做什么,规划自己的时间,减少家长的辅助。

4.使用图形和视觉支持


孤独症孩子对图形和视觉支持的反应通常较好,家长们可以利用图片、图表、日程表等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日常任务和活动的顺序,如可以完成一项就✓,或者获得一个贴纸。

5.使用社交教育工具


社交技能和行为规范也是需要培养的自理能力之一,家长们在教授孤独症孩子社交互动技巧的时候,可以使用社交教育工具如视觉提示卡、提示句型等,帮助他们学习和理解日常社交交流的方式。

6.及时强化和激励


为孤独症孩子提供适当的正面强化和激励,鼓励他们尝试新的生活自理技能。例如:使用表扬、奖励和兴趣点等方式来增加他们的动机和自信心。
提供适当的支持:确保提供适当的支持和辅助,但一定要注意避免代替他们做事情,要让他们有机会独立尝试和处理问题。

7.寻求专业帮助


孤独症儿童干预的专业人士(如心理治疗师、康复训练师等)可以提供相关技巧和策略,帮助孩子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投稿邮箱zdsfyjkjyk@126.com)


文图:儿童发育行为科二病区 符丽花

审稿:段桂琴

编辑:陈劼明

责编:刘芙蓉

审核:鲁美苏

医院地址:郑州市康复前街7号

母婴服务热线:0371-66903131

投稿反馈邮箱:zdsfyjkjy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