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体检报告上的心电图术语,都是啥意思?
“医生,这‘T波改变’是啥意思?”
“医生,窦性心律不齐是什么,用不用治疗?”
“窦性心动过速是啥,严重吗?”……
在体检时,常常会遇到一些患者拿着心电图报告着急地询问医生这些问题。
心电图可以记录心脏中的电信号,这是一项常见的无痛检查,用于快速检查心脏问题和监测心脏健康状况。目前心电图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面就简单地介绍一下常见的心电图报告。
1.窦性心律
人们正常的心脏搏动来源于心脏右心房上一个叫“窦房结”的特殊小结节,从这里启动的正常心跳都称“窦性心律”。也就是说,“窦性”是正常的,非“窦性”才是有问题的。所以如果你的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不用担心,这提示你的心电图是正常心电图。
2.窦性心动过速
成人正常心跳是60-100次/分。那么“窦性心动过速”就是心脏跳动的频率高于正常值,但“窦性心动过速”不一定代表心脏有问题。窦性心动过速也可见于健康人吸烟、饮茶或喝咖啡、饮酒、体力活动后及情绪激动时。某些病理状态,如发热、高血压、甲状腺功 能亢进、贫血、心肌缺血、休克以及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亦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当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时首先要排除外界因素,如果是正常生理性改变,并无心慌、胸闷等不适的,就不用紧张,定期复查。如果是病理性,或者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当前往心内科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3.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顾名思义则是心脏跳动的频率低于正常值。窦性心动过缓,并不一定存在着疾病症状。一些健康的成年人也会出现暂时性的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健康的年轻人、运动员,睡眠状态等。其他病理因素也会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包括颅内疾患、严重缺氧、低温、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影响等。
如果因为心率过慢,低于50次/分,并且出现症状,比如明显乏力、头晕、反应迟钝,严重者 甚至有黑蒙、晕厥等症状时,需要动态监测心电图,并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及时治疗。
4.窦性心律不齐
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多见于青少年,一般无临床意义。如果日常没其他特殊不适状况,一般不需要处理。
5.T波改变
一些患者心电图报告出现“T波改变”经常会很紧张,觉得自己是不是有冠心病。然而我们不能简单的将T波改变与冠心病划等号。心电图中的T波改变,常见的有T波低平和T波倒置,常提示心肌缺血。
对于T波低平的患者,如果自身没有基础性疾病,无明显胸闷、胸痛等不适的,需定期复查心电图。在生活中还要注意避免劳累、熬夜,需戒烟、戒酒。
如果是自身有基础性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当心电图提示T波改变,同时伴有发作性胸痛、胸闷等症状时,需高度重视,建议前往医院专科进一步检查、治疗。
6.早搏
生活中很多人会发现心跳突然 “咯噔”或者“砰”一下,之后可能会感觉到心跳停顿了一下。这些现象都可能是心律失常的一种——心脏早搏。早搏在心电图报告中出现的频率也较高。一般早搏分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搏,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根据发作的频率,早搏又分为偶发和频发。
出现早搏一般建议做动态心电图检查,了解一段时间内早搏发生的频率。一般如果无器质性的心脏病,出现偶发性早搏,大多不需要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即可。如果频繁发作,出现明显心悸症状的时候,应尽快就诊,找到发作的病因和诱因,对症治疗。
( 投稿邮箱zdsfy@126.com)
文图:心功能科 陈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