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连花清瘟颗粒长毛了吗?
一日午时,一儿童患者家长急匆匆赶来药房询问,早上打开一袋连花清瘟颗粒,孩子服用三分之一,中午再服用时发现里面有白色絮状物,是长毛了吗?
这白色絮状物究竟是什么?是药品出现了质量问题吗?
首先我们药师轻触白色絮状物发现,触手即消失,闻起来有清凉的味道。再认真看看连花清瘟颗粒的主要成份:连翘、金银花、麻黄(炙)、苦杏仁(炒)、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药品颗粒上的白色絮状物,实为连花清瘟颗粒成分中的薄荷脑成分。薄荷脑是一种以中药“薄荷”为原料,经精制得到的提取物,性状为“无色针状或棱柱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挥发。《中国药典》规定其贮藏须“密封、置阴凉处”。
为什么刚打开时没有,放到中午出现了呢?
薄荷脑易升华挥发,随着药品储藏条件、运输环境等变化,特别是在环境温度超出储藏要求时,则升华挥发,一旦环境温度降低,又重新凝聚成固态,附着在颗粒表面,呈白色絮状。刚打开时没有,恰恰说明之前储存得当。打开包装后一系列环境变化的影响,造成薄荷脑升华又凝聚。
有白色絮状物出现是否影响药物疗效,还能继续服用吗?
升华属于物理变化,不影响药物疗效,注意打开包装后的剩余药品要密封保存。如何区分连花清瘟颗粒白色絮状物是薄荷脑还是发霉?这个特别简单用手轻捏,薄荷脑会挥发且留下薄荷清香,而霉点既不会挥发,也不会有清香的味道。
连花清瘟颗粒怎么储藏呢?
连花清瘟颗粒要求阴凉干燥处储藏,不超过20摄氏度,对于较热的天气,家庭存放建议放在冰箱冷藏室,对于一次未服用完的药品,要将塑料包装用夹子等密闭起来,防潮防药品挥发,且打开密闭塑料包装后的药品不建议长期储存。
2020年2月,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被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2020年4月,国家药监局下发的《药品补充申请批件》显示,以岭药业生产的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被批准可用于新冠病毒性肺炎轻型、普通型引起的发热、咳嗽、乏力,疗程为7至10天。
那么连花清瘟颗粒都有什么功效呢?
连花清瘟颗粒,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等。是治疗用药,非预防用药,提前口服不能预防病毒感染,若没有症状则不推荐服用,在服用前可咨询医师或者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