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第十四届河南乳腺病大会在郑州开幕 聚焦乳腺癌规范化诊疗与新进展
11月7日至8日,第十四届河南乳腺病大会暨2025河南省预防医学会乳腺保健与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会议在郑州成功举办。本届大会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乳腺保健专业委员会、河南省预防医学会乳腺保健与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联合主办,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承办,吸引了来自省内外各级医疗机构的乳腺相关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乳腺保健与疾病防治的前沿话题。
学组率先成立,筑牢专业化发展基石
作为大会的重要前奏,11月7日下午,“河南省预防医学会乳腺保健与疾病防治专委会学组成立会议”率先举行。河南省预防医学会秘书长张秀丽、专委会主任委员张彦武等嘉宾出席会议。
会议正式宣布成立筛查学组、科普学组、影像学组及护理学组,并完成了各学组组长的聘任工作。这一举措旨在通过构建“防、筛、诊、治、康”一体化服务模式,推动我省乳腺疾病防治工作迈向系统化、精准化的新阶段。





大咖云集,共绘乳腺学科发展蓝图
11月8日上午,大会拉开帷幕。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副会长韩志伟,河南乳腺病大会主席张瑾、余科达,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党委正处级组织员、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周文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郑大三附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张彦武主持。





本届大会的核心主题为“乳腺癌的规范化诊疗和新进展”,旨在通过高水平学术交流,统一诊疗标准,传递最新研究成果。主会场“大咖之声”聚焦“基于新辅助平台的转化研究思考”“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热点与争议”“乳腺癌区域淋巴结精准决策”等议题,专家们以严谨的学术态度、生动的案例分析,为参会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使与会人员对乳腺癌的诊疗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前沿进展”环节,专家们围绕“乳腺癌的免疫治疗”、“乳腺癌患者的生育力保存”、“HR阳性乳腺癌精准诊疗前沿进展与探讨”这些前沿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分享了各自在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中的宝贵经验与最新发现。
“外科之道”环节,“自体组织乳房重建塑形方法的改进”、“带蒂腹直肌皮瓣的第一选择和最后选择以及补救选择”、“腔镜双平面隆乳+腔镜胸肌后重建视频讲解”等议题成为讨论焦点。
此次学术分享广泛覆盖了乳腺癌的筛查策略、手术治疗技巧革新、内分泌治疗优化、化疗方案选择、分子靶向治疗应用等关键领域,同时也对乳腺良性疾病的管理、乳腺炎症的诊治以及乳房整形重建技术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讲者与听众互动频繁,嘉宾们在热烈讨论中碰撞思想,分享经验,为乳腺癌的全程管理提供了诸多创造性、实用性兼备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充分展现了本专业最前沿的学术动态。
多维聚焦,培育青年骨干力量
大会特别设置了妇幼分会场与中青年专家巡讲,精准对接不同层级医师的需求。
妇幼分会场聚焦于妇幼系统乳腺保健工作的特点与挑战,多位国内顶尖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中医融入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的发展思路”“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VABB安全性思考”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分享,分享内容既有前沿技术探索,也有基层实践经验总结;既涵盖指南共识解读,也包含科研思路碰撞。其中“乳腺癌筛查之山东经验”“乳腺超声缺陷病例回头看”等内容更是直击临床痛点,为解决实际工作难题提供宝贵借鉴。






同期举办的“CBCS&CSOBO乳腺癌中青年专家巡讲郑州站”及会前举行的“豫汝青成”乳腺外科青年医师演讲比赛,则为青年医师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高水平平台,有力地促进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专业经验的传承。


关注全程管理,凸显护理核心价值
本次大会特设护理分会场,来自省内外的护理专家、临床骨干们围绕《中心静脉导管冲管及封管技术操作要求标准解读》《日间手术的发展与实践》《乳房重建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管理》《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全程闭环管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分享了最新的护理理念与技术,强调了护理在患者术前、术后及康复全周期中的核心作用,彰显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程化管理模式在提升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性。

本次大会层次高、内容实、视角新,不仅通过高水平的学术交流统一了诊疗标准,传递了前沿知识,更通过学组的细化成立和青年、护理等专科领域的深入探讨,为河南省乳腺学科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大会由河南健康网提供全程直播技术支持,有效扩大了学术影响力,惠及了更多未能亲临现场的医务工作者。大会的成功举办,必将对推动河南省乃至中原地区乳腺保健与疾病防治事业的规范化、同质化与长远发展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