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研究生培养结硕果

近日,2024年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25年郑州大学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相继揭晓。郑州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捷报频传,取得省级优秀论文1篇、校级优秀论文5篇的丰硕成果,充分彰显了我院在研究生培养上的整体优势与深厚底蕴。


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此次获奖标志着我院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取得了扎实的成效,是我院学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我院共推荐参评5篇硕士学位论文,涵盖2名科硕、3名专硕,5篇论文全部获奖,实现了“大满贯”的骄人战绩!充分说明了我院在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把控上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其中,2023级妇产科学专硕 姬若楠(导师:罗晓华)、2023级临床检验诊断学科硕 李毅娜(导师:张琳琳)两位同学的学位论文,推荐参加2025年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评选。

PART.01
李瑞青(2024年省级优秀论文获得者) 指导教师:杨立
论文题目:《NF-κB-NRF2轴通过抑制铁死亡促进子宫内膜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该论文旨在评估NF-κB及NRF2的临床病理学意义以及临床预测价值分析;探究NF-κB及NRF2在子宫内膜癌体外及体内模型中的作用;明确NF-κB、NRF2的调控关系,进一步探究其与铁死亡方向的相关机制,为子宫内膜癌提供潜在治疗靶点。
PART.02
姬若楠(校级优秀论文,推荐参评2025年省级优秀论文) 指导教师:罗晓华
论文题目:《胎儿肠梗阻孕妇早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该论文旨在分析胎儿肠梗阻孕妇早产的影响因素。运用传统的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预测模型,筛选出最佳建模算法,构建准确有效的预测模型,为胎儿肠梗阻孕妇早产的评估、预防和干预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PART.03
李毅娜(校级优秀论文,推荐参评2025年省级优秀论文) 指导教师:张琳琳
论文题目:《CMIP通过PDE7B-cAMP通路影响滋养层细胞功能参与子痫前期发病的机制研究》
该论文旨在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研究CMIP对滋养层细胞功能的影响及相关信号通路,探索CMIP参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分子机制,为阐明子痫前期病理机制提供新视角,为开发早期预警标志物和精准治疗策略奠定理论基础。
PART.04
陆金楠(校级优秀论文) 指导教师:徐广银
论文题目:《前扣带皮层中 LRRC8A介导慢性内脏痛的机制研究》
该论文旨在探究 LRRC8A 是否参与慢性内脏痛和焦虑样行为的调节,以及明确LRRC8A在慢性内脏痛和焦虑样行为中的调节机制。这项研究将为 IBS 患者慢性内脏痛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治疗策略。
韩静宜(校级优秀论文) 指导教师:管一春
论文题目:《生活方式干预对肥胖不育男性生育力的影响》
该论文旨在评估不育男性BMI对精液参数的影响,以及男性BMI对夫精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husband, AIH)、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助孕结局的影响。
李培鑫(校级优秀论文) 指导教师:管一春
论文题目《骨调节素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胎盘发育的机制研究》
该论文旨在探究OMD异常表达影响胎盘发育的分子机制,以期为改善IVF-ET助孕的围产期结局并为提高IVF-ET助孕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
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是我院全体研究生同学勤奋钻研、导师们悉心指导、各学科平台大力支持以及医院教学管理部门辛勤付出的共同成果。
未来,教学部将继续锚定“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深入贯彻学校“双一流”建设部署,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强化过程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激励机制,推动医教研协同发展,力争产出更多标志性育人成果,为答好“强国建设,郑大何为”的时代命题贡献三临床的智慧和力量。
( 投稿邮箱zdsfy@126.com)
文图:教学部
编辑:冀冰冰
责编:张利民
审核:华小亚
微信改版啦
为了不错过我们的推送
大家记得把 郑大三附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设为星标”哦~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妇幼健康科普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