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

声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大鼠标

光标

副屏

帮助

固定

快捷方式

读屏

退出

返回
顶部

郑大三附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2项成果荣获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

发布时间:2025-11-04  发布者: 党委宣传统战部    4
分享到:

图片

11月1日,第六届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暨第二届中国妇女儿童健康医学科技大会在北京举行。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赵鑫教授牵头完成的神经系统重大出生缺陷疾病诊断关键技术的研发及临床应用项目,荣获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南京医科大学张东教授牵头、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张娜娜博士参与的雌性生殖新型调控因子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生育力维持和改善中的作用项目,荣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经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备案,是国内妇幼健康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力最广的全国性科技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代表了该领域科研与技术应用的最高水准。





获奖项目及团队简介一



项目名称:

神经系统重大出生缺陷疾病诊断关键技术的研发及临床应用

第一完成单位: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图片

第一完成人:赵 鑫

主要完成人:赵 鑫,朱登纳,刘 灵,常 慧,程美英,职云晓,李亚丽,吕月霞,李乃琪,田 远,杨 倩,杨 波,李兵兵,邬玲仟,赵书民

出生缺陷是导致婴儿死亡和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幸福安康。神经系统出生缺陷严重影响儿童生存质量与终身健康,临床上早期预测、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等瓶颈问题成为亟待突破的重大科学问题与挑战。

十余年来,赵鑫教授团队聚焦围产期神经系统疾病的精准诊断,在国家妇幼健康重大需求引导下,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等项目,将技术创新与临床转化相结合,创新性提出神经系统出生缺陷全链条防控新模式,形成了覆盖产前、产后及干预全周期的神经系统出生缺陷防控体系,解决了产前胎儿神经系统异常和产后新生儿早期神经功能异常缺乏精准诊断这一亟待解决的难题,为围产期神经系统重大出生缺陷诊断“卡脖子”问题提供了关键理论、设备和技术保障。



获奖项目及团队简介二



项目名称:

雌性生殖新型调控因子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生育力维持和改善中的作用

主要完成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

第一完成人:张 东

主要完成人:张 东,孙青原,杨志霞,陈良键,王阳,朱峰宇,张娜娜,石丽雅,彭瑞瑞,杜蕾

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持续加快和女性不孕不育率逐年增加,维持和改善女性生育力是被广泛关注的问题,对雌性生殖机制的深入研究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

该项目聚焦雌性生殖机制研究,在5项国家级项目的支持下,发现了多种新型调控因子在雌性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前期及减数分裂期通过调节下游已知关键因子而发挥重要作用,并发现了多种新型因子调控卵泡发育和卵子质量的机制,开发了保护和挽救多种不利环境因子下的卵泡发育和卵子质量的新型策略,为雌性生殖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也为临床女性生殖力维持和改善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医院将继续围绕国家妇幼健康领域重大需求,进一步深化科技成果研发与转化,开展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妇女儿童健康贡献力量。


(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投稿邮箱zdsfy@126.com)


文图:临床研究与转化医学部

编辑:冀冰冰

责编:张利民

审核:华小亚

微信改版啦

为了不错过我们的推送

大家记得把 郑大三附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设为星标哦~


图片
往期推荐:





*孕10育0,终于查明真相!

*宫寒、不孕、痛经、慢性盆腔炎?试试这个中医妙招

*打赢“小蛋蛋”保卫战,要抓住这个“黄金窗口期”

*快戒掉!你常喝的这些竟是“牙齿化骨水”

*保护孩子视力的“天然处方”,你知道吗?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妇幼健康科普知识

图片













点个「推荐」 你最好看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