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

声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大鼠标

光标

副屏

帮助

固定

快捷方式

读屏

退出

返回
顶部

10年的“难言之痛” 竟然还能这样治

发布时间:2022-08-29  发布者: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6351
分享到:

2022年8月的一天,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省妇女儿童医院)介入科医生张文哲忙碌了一上午,这时他收到了一条短信:“张医生,我是前一段时间在你们科治疗过的患者,目前恢复不错,原来的症状基本都没有了,准备明天过去复查,感谢您让我重新体会到‘无痛’的美好。”

看到这条短信,医生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欣慰,让他想起了当时给她治疗的场景……


初识患者


3个月前,介入科接到妇科封全灵教授的电话,邀请他们会诊一位38岁的女性患者。

介入科医生到之后,发现患者面露苦色,她说道:“10年前开始小肚子疼,同房后更是疼痛难忍,一直没查出病因,之前一直按照盆腔炎治疗。近2年,疼痛明显加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原来,患者之前在门诊做彩超发现右侧宫旁静脉曲张。当时,封全灵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和检查结果,怀疑患有盆腔淤血综合征,建议患者住院治疗,但是患者当时不太理解,咨询几个问题后就回家了,3天后症状再次加重,她又回到郑大三附院选择住院治疗。



入院治疗

患者入院后,医生决定通过介入手术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

经过充分术前准备,采取局麻方式开始了介入手术。当医生操作着导管进入双侧卵巢静脉内造影时,果不其然医生发现了卵巢静脉逆流、扩张,盆腔静脉明显曲张等症状,患者确诊为盆腔淤血综合征。

随后,医生应用弹簧圈逐步栓塞异常血管,手术持续3个多小时,顺利结束。

术后第2天,患者下腹痛明显缓解,自诉腹部较前柔软、温热。在妇科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患者术后7天顺利出院。随后,医务人员对她进行定期复查、随访,至今随访3个月,患者性交痛症状已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已然恢复到了正常健康水平。


妇幼健康科普


哪些是盆腔淤血综合征的高危因素?

盆腔淤血综合征多为年龄20~45岁的育龄女性,具有多孕多产、久坐久站、习惯性便秘、负重工作等具有盆腹腔的外源性压迫因素、解剖结构变异等情况。

盆腔淤血综合征有哪些治疗手段?

目前治疗方法有常规治疗、药物治疗、传统手术治疗、介入栓塞治疗等。

(1)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增强盆底肌张力(缩肛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

(2)药物治疗包括抑制卵巢功能药物(黄体酮、避孕药等)、增加血管张力药物(地奥司明等)、消炎镇痛药、中药治疗等。

(3)传统开放性手术作为早期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主要手段,目前已较少开展。

(4)介入栓塞治疗具有微创、住院周期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栓塞材料可选择弹簧圈、血管塞等固体材料及泡沫硬化剂、组织胶等液体硬化剂。栓塞技术成功率在98%~100%,总治愈率60%~100%。目前已被多项研究证实安全、有效,对于患者激素水平没有明显改变,不影响月经周期和生育,受到临床广泛应用。

既往有长年下腹痛、性交痛却久治不愈的女性患者,应及时就诊,结合症状和相关检查,对于怀疑患有盆腔淤血综合征的患者,应及时进行造影确诊,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介入科门诊:门诊二楼影像介入综合门诊(周一至周五全天)

联系电话:0371-66903830/66903831




(投稿邮箱 zdsfy@126.com)


文:介入科 石洋 张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