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

声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大鼠标

光标

副屏

帮助

固定

快捷方式

读屏

退出

返回
顶部

【顶端新闻】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为患儿抢治疗时机,做有温度的医生!

发布时间:2024-01-24  发布者: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7907
分享到:

感同身受,是采访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郑大三附院)儿科几位医生时,他们说到最多的一个词。

2023年的国庆长假后,郑大三附院小儿呼吸内科乃至整个儿科,都呈现出一种争分夺秒的状态。这里的医护人员虽是孩童父母、他人子女,但在这样一个时期,群众健康守护者的身份却更镌刻在心。


从早忙到晚的“气管镜”:一天十几台,一个姿势保持着


“家长说给个小凳子就行。”哽咽地说完这句话,朱志杰低下头,将近2分多钟没再说话。等再次抬起头时,他仰头看着天花板,使劲儿眨了眨眼,似乎想将夺眶的眼泪逼回去。

斜对面,正伏案写资料的另一名医生像是突然迷了眼,眼眶泛红,手指反复地擦拭着眼角。

此时的郑大三附院小儿呼吸内科医生办公室内,时间已退回至2023年国庆长假后,万千思绪一下朝朱志杰和同事扑来。


“国庆节后达到就诊高峰。”作为郑大三附院小儿呼吸内科二病区副主任,临床一线工作多年的朱志杰,深切感受过无数次所谓的儿科就诊高峰,但2023年国庆长假后突然激增的患儿就诊量,特别是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数量,还是让他感到有些意外!

很快,小儿呼吸内科一病区和二病区就出现了一床难求的状况。为让亟需住院的患儿尽快得到救治,朱志杰和同事们按照患儿病情的轻重程度,将一些急需住院的患儿收入院,轻症患儿门诊治疗。

患儿数量激增,加之病情复杂,让朱志杰和团队很快便迎来了一个新的挑战。“从原来的一天几台到现在的十几台,甚至二十多台。”做气管镜,意味着孩子的病情已严重到一定程度,如不及时救治,就会产生不可逆的影响,所以,朱志杰和团队成员几乎是整天待在气管镜室,左手高高抬起,保持一个特定的姿势,一直架着镜子,一直、一直……


从快走到奔跑,脚下带风的儿科医生


气管镜室如此,小儿呼吸内科亦如此,即便是在就诊患儿量已趋缓的现在。

郑大三附院小儿呼吸内科二病区内,儿科副主任、小儿呼吸内科主任张艳丽查完房,便急匆匆赶去会诊。

“别人都说我脚下有风,踩着风火轮。”说话间,张艳丽已经走出病区,小跑着从步梯向上走去。

“我本来走路就挺快的,另外也确实是事比较多,赶时间。”时间紧,患儿多,病区忙、家离医院远……几多因素叠加一起,使得张艳丽的一天24小时,至少交给医院和患儿一半以上:早上5点多起床,6点多出门乘地铁,7点左右到医院。忙活一天后,晚上8点左右下班,9点多到家。


除病房外,门诊的工作强度则更大一些。“因为工作量增加,基本上(比正常的下班时间)晚一个小时下班都是常态化。”到了周末门诊,张艳丽通常会更忙,“很多外地的孩子,还有一些是因为父母工作日没时间。”

有一段时间,张艳丽连续一个多月没休息过,“大概10月份那会儿,大家都很忙,一线也特别辛苦。但没办法,我们都在抢时间,给孩子抢治疗的时机。”

“虽然都是在满负荷地工作,但大家都特别积极,无怨无悔。”不仅无怨无悔,在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张艳丽团队还有专人每天联系预约床位的人,去询问患儿情况,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我们能给一些指导,也可以尽可能地将疾病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小。”身体的疲累是一定的,可团队成员不仅没有一人掉链子,还互相帮助、互相协作,这让忙到飞起的张艳丽深感自豪和幸福。


举全院之力,不到10小时新病区开始收治患儿


互相帮助、互相协作,不仅仅发生在小儿呼吸专业。在整个儿科,在郑大三附院,特别是在成立呼吸应急病区这件事上,奉献、协作、拼搏等妇幼文化精神,则更是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看着不断增加的患儿,看着因孩子住不上院着急上火的父母,2023年10月16日,郑大三附院紧急召开工作协调会,决定成立呼吸应急一病区。


而在此之前,该院儿科已多措并举,实行“全科一张床”,增派儿科门诊、儿科夜急诊、儿科发热门诊力量,增加午间弹性门诊坐诊专家,增设下午(下班后)弹性门诊,“50岁以上不上夜班的三线医生,还有一些退休返聘的、在职能部门工作的儿科医生,都成了“新生”力量。”据郑大三附院儿科主任徐发林介绍,虽儿科层面做了许多调整,兄弟科室积极支援,但仍难以满足患儿诊治需求,增设病区刻不容缓。

“医院领导敢于担当,协调全院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对儿科增开病区进行大力支持。当然在增设应急病区这一块,十余年前手足口病肆虐之际,我们已有先例。”徐发林还记得,协调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场地和人员问题。场地方面,“乳腺外科三病区整个搬走,腾出病床,并让所有护理人员就地转为呼吸应急病区工作人员,非常让人感动,”医生则从全院儿科医生中抽调。

“有从行政上抽调的,有从胸心外科、急诊等抽调的,加上我总共是12名医生,12名护士。”在成为呼吸应急一病区负责人之前,刘莹负责着该院发热门诊的工作,“10月16号上午开了协调会,晚上8点就一切准备就绪了。”


不到10个小时的时间里,刘莹从发热门诊转战呼吸应急一病区,乳腺外科三病区原有住院病人全部协调安置到其他病区,应急病区所有医务人员完成相关业务培训,打印机、电脑及所需仪器设备全部到位……

“在很多人的名字都叫不清楚的情况下,我们就开始工作了,速度很快,就是为了抢治疗时间。”病区接患者那天,徐发林、刘莹等许多人,都是忙到了半夜甚至凌晨才离开,“要不是第二天有门诊,或者要去学校讲课,估计大家那天晚上都不会回去。”


有那么一瞬,是来自他人的感动与温暖


不管是徐发林、张艳丽,朱志杰还是刘莹,他们虽然是医生,但他们也是父母。

“都有孩子,特别能理解孩子生病时父母的心情和感受,能够感同身受。”在肺炎支原体肺炎高发期,朱志杰的两个孩子也病了,可他和爱人都是儿科的医护人员,那时候,满负荷运转的他们,将照顾孩子的重担交托给家里老人。

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他们没办法全身心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同样,也没办法干脆的置身事外。在不提倡带病工作的现在,面对那样一个特殊情况,很多医护人员选择瞒着同事坚守岗位;有原来不倒夜班的同事申请加入轮班,以减轻其他同事压力;有怀着身孕的护士不愿休息,因不想让其他同事工作量更大……有冲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也默默无闻坚守在后方提供支持的医院其他部门工作人员。

“大家都很拼,都很努力,不计报酬,毫无怨言。”朱志杰这么说,张艳丽这么说,刘莹深有此感,而徐发林更是颇有感触,“党组织的堡垒作用是实实在在的,最困难的时候,党员同志都起到了非常好的带头作用。”


被同事感动着,也不断被患儿及家长温暖着。

入院时哭闹的孩子、没有精气神的孩子,治疗几天后就开始笑脸迎人、嬉笑玩耍;入院时焦急纠结,情绪不好偶尔说话难听的家长,孩子出院时却送去了感谢信和锦旗;出院时,有患儿家长连连道谢,有患儿家长失声痛哭……

人们常说:医者父母心。医生对病人有一种牵挂和担心的心态,对所有患者都会一视同仁。而这种只有父母才会有的心态,在儿科医生身上,就更为凸显。

“不论年纪大小,临床经验丰富与否,我们都要做一个有温度的医生。”张艳丽说,做有温度的医生,是郑大三附院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而作为儿科人,他们要时刻践行并牢记在心。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王苗苗 通讯员 华小亚 何剑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