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

声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大鼠标

光标

副屏

帮助

固定

快捷方式

读屏

退出

返回
顶部

漫漫求子路终有回响!这项黑科技助她迎来新生命

发布时间:2025-10-29  发布者: 党委宣传统战部    8
分享到:

图片

助孕路上两次折戟“胚胎关”

对于小云(化名)而言,曾经的助孕经历像一场看不到曙光的跋涉。

2018年,她在外地医院开启了第一次试管助孕之旅,辛苦促排后收获了12枚卵子,可受精情况不佳,最终竟没有一枚形成可利用胚胎。

不甘心的她开始第二次尝试,这次获卵10枚,却依旧栽在了胚胎质量上,胚胎碎片率较高,再次与好孕擦肩而过。

两次失败像沉重的石头压在她心头,“胚胎质量差”这几个字,成了她挥之不去的阴霾。



41.1小时的延迟取卵精准破局

2025年7月,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她来到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健康医院求助,郑大三附院副院长、生殖健康医院院长管一春仔细梳理了她的助孕史,发现传统取卵时机可能并不适配她的卵泡发育节奏。经过全面评估,管一春为她制定了改良拮抗剂方案,并敲定了关键的“延迟取卵”策略。

扳机日 18:00,夜针准时注射,接下来的等待既紧张又充满期待。取卵日当天,主任医师李真带领医护团队全程精准监测:7:40、9:00、10:00三次阴超复查,密切追踪卵泡动态,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万无一失。终于,在HCG注射后的41.1小时,取卵手术顺利开展。

这一次,等到了命运转折点,共获卵26枚,其中21枚正常受精,取卵后3天形成11枚可利用胚胎。冷冻了2枚优质胚胎,剩余胚胎继续培养形成6枚囊胚,最终冷冻了2枚卵裂期胚胎和6枚囊胚!这份沉甸甸的收获,与此前的两次失败形成了鲜明对比,让她重新燃起了对成为母亲的憧憬。

2025年9月,移植手术如期进行。当检查结果显示胚胎成功着床,她终于迎来了那句盼了多年的 “恭喜你,怀孕了”,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所有的坚持与等待都有了最好的回报。

图片




延迟取卵的“适用人群”

如果您有以下经历,可以考虑这项技术:

  • 获卵困难;

  • 卵子成熟度差;

  • 受精率低;

  • 胚胎差

每一次助孕成功的背后,都是医学智慧与人文关怀的双向奔赴。延迟取卵技术无需昂贵设备和特殊药物,核心在于医生对患者个体情况的精准判断和打破常规的勇气。对于徘徊在助孕路上的你来说,也许这一次精准的时机调整,就能推开好孕的大门!

图片



(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投稿邮箱zdsfy@126.com


文图:生殖健康医院 郑威

审稿专家:李真

编辑:冀冰冰 罗航

责编:张利民

审核:华小亚

微信改版啦

为了不错过我们的推送

大家记得把 郑大三附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设为星标哦~


图片

往期推荐:

*我喝过自己的尿……

*心慌、失眠、烦躁……你的焦虑到底要不要治?5个关键信号,一看就懂

*立秋了,你的鼻子还好吗? 过敏性鼻炎十大疑问

*速看!超实用的高龄孕妇避坑攻略

*谈“痣”色变,这颗痣到底需要切吗?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妇幼健康科普知识

图片







点个「推荐」 你最好看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