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

声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大鼠标

光标

副屏

帮助

固定

快捷方式

读屏

退出

返回
顶部

聚焦急危重症,守护生命之光——2025年中美儿科基础重症支持课程(PFCCS)成功开班

发布时间:2025-07-02  发布者: 党委宣传统战部    83
分享到:

为提升儿科危重症救治能力,推动学科规范化建设,2025年6月27日-28日,由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主办的中美儿科基础重症支持课程(Pediatric Fundamental Critical Care Support,PFCCS)在医院南院区教学楼成功举办。本次课程吸引了来自全省的30名儿科急危重症领域的骨干医生与护理人员参与系统培训。

开幕式由重症医学科(兼PICU)主任乔俊英主持。乔俊英详细介绍了PFCCS课程的国际背景、核心价值及培训筹备情况。作为国际公认的儿科危重症早期识别与管理标准化培训项目,该课程体系旨在通过系统化培训,提升医护人员对危重患儿的快速评估、精准干预及安全转运能力,从根本上降低患儿致残率与死亡率。她强调,此次培训对提升区域儿科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PICU团队将持续搭建学术平台,为守护儿童健康筑牢防线。

副院长徐发林发表开幕致辞。他强调,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根基、民族未来的希望,儿科重症医学作为守护危重症患儿的最后防线,其救治能力直接关系患儿生存质量和家庭幸福,而提升基层及一线医护人员对儿童危重症的早期识别、评估、稳定与转运能力,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作为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本次引进国际权威的PFCCS课程,是响应国家加强儿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号召的重要举措。该课程以标准化、规范化和实践化为核心,系统覆盖儿科危重症核心知识与技能,能帮助医护人员在黄金时间内完成精准评估与初步救治。他希望学员珍惜机会,潜心学习、强化实操,将技能转化为基层救治能力,学有所成、满载而归,为中原儿科重症医学发展开启新篇章。

课程特邀国内PFCCS领域权威培训导师与我院资深专家组成联合授课团队,通过「理论精讲+模拟实操+案例研讨」的立体教学模式,深度解析儿科危重症早期识别、评估干预及安全转运的核心技术规范。授课阵容汇聚深圳市儿童医院何颜霞教授、齐颖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赵喆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魏二虎教授,以及我院乔俊英教授、张冬梅副主任医师、李凡副主任医师、黄先杰副主任医师等专家。他们兼具深厚学术功底与丰富临床经验,将PFCCS国际标准化体系与本土诊疗实践深度融合,为学员带来前沿理论知识与高价值实操经验分享。

课程采用小班化、互动式教学模式,内容设计科学紧凑。

理论精讲,夯实基础:课程涵盖PFCCS概述、危重患儿系统评估、气道管理、急性呼吸衰竭与机械通气、心血管评估与休克处理、液体电解质紊乱、儿童中毒、神经系统急症、创伤管理、镇静镇痛策略以及危重患儿转运等核心模块。讲师们深入浅出,结合丰富案例,将复杂的病理生理和诊疗原则清晰呈现。

技能实操,锤炼真功:本次培训的亮点在于高强度、多轮次的分组技能站训练。学员们被分为小组,在专家导师一对一的指导下,轮转参与了“气道管理”、“休克识别与处理”、“机械通气应用”、“危重患儿转运模拟”、“镇痛镇静技术”以及“基于真实病例的综合技能演练”等核心技能站。技能站里气氛热烈,学员们争分夺秒地在模拟场景中反复操练,导师们手把手指导、即时反馈,真正实现了“学中做,做中学”,极大提升了实战应对能力。

紧凑而充实的课程安排、权威的讲师阵容、实用的技能操作,让学员们直呼“干货满满”、“受益匪浅”。不少学员表示,这种高强度、沉浸式的培训模式,尤其是小班分组轮转的技能实操,极大地弥补了日常工作中系统性强化训练的不足,对提升临床思维和应急处理能力效果显著。

本次PFCCS课程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学员们提供了与国际接轨的规范化培训平台,有效提升了我省乃至周边地区儿科医护人员对危重症患儿的救治水平,也彰显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在儿科重症医学领域的教学实力。科室将继续秉承“一切为了孩子”的理念,不断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危重症儿童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守护儿童生命健康不懈努力!

       

文图:儿童重症医学科  黄曼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