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

声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大鼠标

光标

副屏

帮助

固定

快捷方式

读屏

退出

返回
顶部

6个月宝宝反复咳嗽,原因竟是多长了一个“肺”?

发布时间:2023-07-13  发布者: 党委宣传统战部    22372
分享到:

6月大的乐乐一直反复咳嗽,被诊断出患有肺炎。尽管多次接受内科治疗,但仍然反复发作。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焦急的乐乐妈妈带着小乐乐来到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省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主任黄华的门诊。

经进一步检查,发现乐乐的右下肺多长出一些东西,并且其血液供应并非来自肺动脉,而是腹主动脉。乐乐妈妈很奇怪:孩子到底是得了什么病?这病能治好吗?

黄华告诉乐乐妈妈,乐乐的这种病叫肺分离,又叫隔离肺症。乐乐长的是一种无功能的肺组织,有点像是体内多长出一个“肺”,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这块肺组织来治疗。听了黄华的讲解,乐乐妈妈放下了心。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乐乐住院第3天,黄华在单肺通气全麻下给乐乐做了胸腔镜手术。手术中,黄华精准结扎了乐乐右下肺叶病变供应动脉(来自腹主动脉),切除病变的肺叶。手术顺利结束,各项生命体征稳定。之后,乐乐安全地回到小儿外科普通病房,接受进一步的术后恢复治疗。

什么是(肺分离)肺隔离症

新生儿外科主任黄华介绍,肺隔离症又称支气管肺组织分离(ovonetopulnoay Eeaus itaton,BPS)。是以血管异常为基础的的胚胎发育缺陷造成的肺先天性畸形,可与支气管相通,是无功能的胚胎性及囊肿性肺组织。该病最大的病理特点是隔离肺直接由体循环动脉(如胸主动脉、腹主动脉等)供血,肺静脉血则回流至肺静脉或奇静脉。而正常的肺组织则由肺循环(肺动脉)供血。其发生率为肺部先天畸形的 0.15%∽6.4%。

肺隔离症的类型

根据隔离肺组织有无独立的胸膜,为叶外型和叶内型两种。叶外型肺隔离症,亦称副肺叶,可发生在胸腔及腹腔内。其隔离肺组织完全与正常肺分离,其动脉血供主要来自胸、腹主动脉,静脉常引流到肺静脉、奇静脉等。叶内型肺隔离症较多见,病肺与邻近的肺组织有同一脏层胸膜覆盖,常与支气管相通,约占肺隔离症的 83.95%。还有肺叶内、叶外同时并存的,称为混合型。

肺隔离症往往与肺先天性肺囊腺瘤可同时合并存在。而隔离肺内一般存在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可表现为慢性特异性机化性肺炎及肺间质纤维化。

肺隔离症如何诊断

肺隔离症的诊断主要有四个临床特征:反复发生肺部感染;咳嗽、发热、甚至咯血;胸部X线片可见下肺叶囊肿样或团块状阴影;内科抗感染保守治疗下肺阴影固定不吸收。进一步检查超声、增强CT或MRI(磁共振)发现肺隔离症的血供动脉可确诊。黄华主任医师提醒各位宝妈宝爸,通过孕期超声检查可以提前发现胎儿肺隔离症。

肺隔离症明确诊断后怎么治疗,何时手术

由于肺隔离症的病变肺叶是一无功能的胚胎肺组织,该肺组织一旦与支气管相通则可发生呼吸道感染,同时隔离肺组织可压迫邻近组织和器官而影响相应功能,所以原则上是一经确诊,应尽快择期手术治疗,及早切除病变肺叶,可减少远期相关并发症及反复感染,预防恶性病变的发生以及促进健肺的进一步发育。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黄华说,近年来,随着麻醉和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胸腔镜手术切除隔离肺组织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开胸手术方式,胸腔镜手术具有微创、美容、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至于何时手术,对于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肺隔离症,婴幼儿特别是新生儿并无手术禁忌;对于无症状者,一般建议出生后6月∽2岁。

在此提醒家长们,孩子发生反复咳嗽、肺炎要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疗,警惕存在肺隔离症的可能。

郑大三附院新生儿外科团队致力于让更多患儿得到科学的治疗,为新生宝宝的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让更多患儿的梦想从这里起航!


( 投稿邮箱zdsfy@126.com)


文图:小儿普外科 陈玄玄 黄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