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通过生育力保存 子宫内膜癌患者点燃生命之灯
外面骄阳似火,诊室内笑语晏晏。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省妇女儿童医院)生殖医学科诊室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她抱着孩子来给科主任管一春和副主任医师李静报喜。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小梅生育有一个女孩,但患有疾病,后来有一次自然流产史,计划二胎一直怀不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功能逐年下降,后来慕名到郑大三附院就诊。在生殖医学科主任管一春带领的团队细心指导和帮助下,顺利地在2019年10月份取卵,并且成功配成3枚胚胎。但移植前的宫腔镜检查及病理报告却提示子宫内膜癌,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小梅瞬间感到此生无望,痛哭了很久很久,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走......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小梅和老公商量好,做了最坏打算的时候,接到生殖医学科李静的电话,告知她经过管一春与妇科主任李红雨的讨论,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她的子宫保住了。2019年12月,李红雨主任为小梅进行了宫腔镜检查术+诊刮术+宫内曼月乐环放置术,术后病理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局部癌变。2020年小梅一直进行药物治疗,期间多次复查宫腔镜。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1月复查宫腔镜:宫腔形态正常,病理结果也无异常。李红雨建议可以转到生殖医学科进行移植了。
拨云见日终有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在管一春的指导下,小梅调整好自身基础状态,于2021年5月21日成功移植一枚囊胚,移植后14天HCG值高达1700IU/L,顺利通过了B超检查。在妇科团队和生殖医学团队的保驾护航下,小梅的整个孕期安稳度过,并于2022年1月成功分娩一个健康的胖小子。
现在小梅定期复查,病情也比较稳定,还剩余2枚胚胎,为将来保留了生育力。
妇幼健康科普
在全球,近10多年来癌症发病率持续增长,根据2018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我国癌症发病近10多年来呈上升趋势,并且低龄人群癌症患病率有明显上升,女性发病上升幅度更快。虽然肿瘤的临床治愈率显著升高,但化疗、放疗及生殖器官的手术治疗均会导致卵巢功能丧失或精液质量下降,造成生育能力不可逆转的损伤及衰竭。
对于分化良好的FIGO IA G1期子宫内膜样腺癌,孕激素受体阳性者,可行保留子宫的宫腔镜手术,术后进行6~12个月的大剂量孕激素或者宫腔内孕激素缓释系统的治疗,每3个月宫腔镜随访子宫内膜情况,病理学检测正常后应尽快受孕,可通过体外受精来缩短备孕时间。由于肿瘤复发风险高,在完成计划妊娠后应行规范性手术治疗。
目前,对女性而言,保存生育能力的常用方法包括药物干预卵巢发育、胚胎冻存、卵母细胞冻存、卵巢组织冻存、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培养及其他方法。选用方法需要依据患者年龄、治疗类型、化疗时间、伴侣状况和与该技术相关的风险而定。
像小梅一样的女性,确诊癌症后别害怕,可以依靠辅助生殖技术未雨绸缪,为自己的生育力上“保险”。近年来,郑大三附院生殖医学科针对肿瘤患者开展了生育力保存相关助孕服务技术,借助MDT多学科会诊平台,为相关患者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旨在帮助更多肿瘤患者保存生育力,提高生活质量,通过MDT为患者量身定做治疗方案,“一站式”解决生育难题,点亮充满希望的生命之灯!
MDT门诊:生殖医学楼313室
预约电话:李静 13608699352
(投稿邮箱 zdsfy@126.com)
文:生殖医学科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