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4年度医德医风先进集体风采展示
一年来,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院医务工作者始终践行“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以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为妇幼健康保驾护航。各科室涌现出许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展现了新时代妇幼健康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为充分发挥先进集体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全院职工见贤思齐、砥砺奋进,现对评选产生的4个医德医风先进集体进行集中展示。
★小儿呼吸二病区
2024年,呼吸二病区全体成员在河南省医德医风先标兵张艳丽主任带领下,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秉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在医德医风方面表现优秀,具体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生命,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科室全体人员爱院如家,始终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急病人之急,想病人所想,把“以最快速度、最低花费、最短住院时间”“三最”作为工作准测,树立了良好的医护团体形象。
二、医德高尚,树立行业典范
科室全体人员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坚守职业规范,尊重科学,诚实守信,遵守纪律,做到廉洁行医,文明行医,不收红包和回扣,自觉抵制卫生行业不正之风,严格遵守九项准则,全年无投诉,共收到表扬信10封,锦旗12面。
三、和谐团队,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科室全体人员在张艳丽主任带领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并乐于奉献,主任、护士长从不计个人得失,努力在爱岗敬业、业务技能等方面做大家的表率,工作中认真负责,一视同仁、言行一致,遇到问题主动承担责任并协调解决,深得患者和同事的尊敬信任。团队成员依靠熟练的专业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四、勇于创新,提高医疗水平
张艳丽主任带领全科人员积极学习,坚持每周一次的专业知识讲座及外文文献分享,在熟练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基础上,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不断了解本专业疾病发展的新动态,学习新经验。同时,加强人文建设和素质培养,提高科室年轻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培养团结奋进、技术精湛的呼吸团队,全年开展新技术6项,引进全院第一个技术型特聘教授。
五、重视宣教,护佑众生
张艳丽主任负责举办2024年继续教育项目——“中原儿科呼吸论坛”会议及“河南省儿童肺功能检查培训万里行”;在河南广播电台“名医在线”,讲解《儿童流感的防治》;录制节目《开箱!健康宝藏》关注儿童过敏性哮喘;组织医护人员积极到高校、社区开展急救科普活动及义诊;积极开展人文举措,取得患者高度认可与信赖!
在新的一年,科室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创新,为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生殖健康医院
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2024年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健康医院成立,下设生殖医学科、人类精子库、男性科。在管一春院长的带领下,生殖健康医院以新面貌持续发展,立足新起点,迈向新征程,重临床、抓教学、强科研,技术与服务并举,单一与交叉学科共进,致力于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不孕症患者,助力每个家庭实现优生优育的梦想。
一、优化服务品质,全力守护生命之源
2024年,生殖医学科坚持"简单、安全、可信赖"的服务理念,总挂号量达31.9万人次,共行15341个辅助生殖助孕治疗周期,总取卵周期6842个,总移植周期9343个,共计活产分娩新生儿4638名。9月22日郑东院区生殖医学科门诊投入运营以来,凭借优质服务和先进设备已接诊5000余人次,获患者广泛好评。
生殖健康医院依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充分发挥“院士门诊”、“生殖免疫门诊”、“生殖遗传门诊”、“生育力保存门诊”等专科门诊对生殖疑难患者的虹吸效应,吸引基层、全省、乃至全国生殖疑难患者,为实现生育梦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24年,生殖联盟网络覆盖135家医院,建立125个远程会诊分中心,全年完成远程会诊70次(累计1700余人次),开展基层义诊108场(服务1397人次)、线下讲座65场,切实推进分级诊疗,让患者就近享受优质生殖医疗服务。
二、繁花似锦,收获满满
2024年,科研之路繁花似锦,在医学科研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共发表sci文章21篇,总影响因子144.2分,最高影响因子44.7分,发表中文文章12篇,中华系列期刊8篇,获得专利授权3项,参编共识及指南3项,出版著作及译著13部,获软件著作权2项。共获批各级纵向及横向科研项目18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及其他教育和科研项目。其中院长管一春教授和孟楠博士分别成功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
2024年,教学之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共接收接收进修生共42名,遍布河南省17个地市及新疆、重庆、江西、辽宁、吉林、山西等地;带教规培生66名,博后、在读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共37名。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规培师资团队不断壮大,现有规培师资19名,博、硕研究生导师14名。成功申报及获批教研教改、“一流课程”4项;规划教材编写13部。
三、紧跟时代步伐,宣传工作再创新高
2024年,生殖健康医院通过多元化平台积极开展健康科普宣传。微信公众号关注量达51,532人,全年发布469篇推文(含76篇科普文章),总阅读量超51万次;同步运营抖音(1.64万粉)、视频号(8,915粉)等新媒体平台,发布153期科普内容,开展63场直播。结合元宵节、母亲节等节点举办惠民活动,获得患者广泛好评。
2024年6月,在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开展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之“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网上评议中,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健康医院院长管一春,作为展示人选接受评议。
国内互联网医疗平台“好大夫在线”发布2024全国医院互联网口碑排行榜,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健康医院光荣上榜,排行全国第十,实至名归!
奋斗的征途,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2025年,生殖健康医院将继续以梦想为舟,奋斗作桨,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再创新辉煌,点亮和谐幸福的万家灯火!
★发育行为科一病区
2024年在院党委及院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医院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发育行为科一病区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科室工作稳步向前的发展。科室内涵不断提升,全年科室0医疗事故,0投诉,0纠纷,并获得病人普遍好评,圆满的完成了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一、开拓门诊病种治疗及丰富门诊诊治项目,满足患儿需求
针对我科住院床位紧张的情况,同时结合门诊病人的需要、增加门诊训练范围的病种种类:包含厌学儿童的门诊持续性治疗,选择性缄默儿童的持续游戏疗法,结合中医进妇幼的政策支持下,针对注意缺陷多动患者、抽动障碍患者实施中药颗粒剂、中药汤剂、中医耳穴等一人一方的针对性治疗,临床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得到病人的认可,一部分疗效好的老病人推荐新病人来诊。
二、开展新项目,拓宽业务范围
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结合专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发育水平以及疾病的特色,结合定期对每位训练师的工作和技术水平进行督导考核,开展全科工作人员全覆盖,在工作中新开项目ndbi系列训练、想法解读、社交沟通课程、针对病人的需要,病房开展学习困难、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课程,深化教学质量,促进患儿康复,不断提升团队专业水平。组织全科人员在线学习《社交课程》理论及实操的学习,以及业内相关的优秀案例教学视频,全科人员的公开课,课程讨论,提升了科室的技术水平,拓宽了业务范围满足了病人的需求,为科室的专业发展增添了特色,同时也增加了科室的经济效益。
三、临床与科研结合,开展规范化的孤独症等相关疾病的定期评估
临床与科研结合,开展更先进的行为观察评估方法,更新行为测评工具,采用国际先进的评测量表:mullen,mabc-2,眼动测评,情绪测评等增加asd评估的客观性,同时指导家长家庭训练,增加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四、实行感动服务,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
(一)增加特色课程,满足家长和患儿诊治需求,护理上开展了各项优护护理措施,如:吹风机、老花镜、甩干机、温馨雨伞、蚊香液、花露水、针线盒及绘画涂鸦墙。
(二)科室开设小团体特色课程:社交游戏课,想法解读课,社会实践课等满足病人的需要,病房护理人员开展结构化日常病房,专注力课程,为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儿童常规的建立。
(三)开设免费课堂,宣传心理知识。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和以往免费课堂授课情况,工作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开展每两周一期的“特殊儿童家长培训班”,杨艳艳主任及杜晓艳护士长参与系列关爱家长心理健康理论与实操课程,为提高家长的家庭训练技能,舒缓家长的情绪压力贡献力量,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四)杨艳艳主任多次参与“红会送医”活动,分别至灵宝市妇幼保健院,临颍县妇幼保健院,平舆县妇幼保健院等开展义诊活动,至武陟县中医院、济源市残联训练机构等开展科普讲座。
(五)为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病区医生们义务性的常年为患者提供残联救助服务,2024年度约服务患者200余人。
★妇瘤科
2024年,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肿瘤病区以卓越的医疗技术、人文关怀和团队精神,在临床服务、学科建设及医德医风方面屡创佳绩,荣获患者赠送锦旗27面、感谢信8封,并因拒收红包、传承红色精神等事迹,成为全院乃至全省医疗系统的先进典范。
一、深耕专业,打造国家级规范化诊疗标杆
妇科肿瘤病区始终以“规范治疗、精准施治”为核心,结合国际指南开展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妇科恶性肿瘤的诊疗工作,并创新性建立多学科会诊(mdt)模式,为疑难重症患者制定个体化方案。2024年,病区获评“全国cinv规范化管理示范病房”,通过全程精细化止吐管理,显著降低化疗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提升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成为全国肿瘤支持治疗的示范标杆。此外,团队青年医生在省级手术视频及病例竞赛中斩获多项荣誉,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创新能力。
二、以患者为中心,彰显医者仁心
病区始终践行“患者至上”理念,全年收到患者锦旗27面、感谢信8封。一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经个体化治疗后病情稳定,家属送来锦旗赞道:“医术精湛,情暖人心”。团队还创新开展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助力多位年轻肿瘤患者圆梦母亲,赢得广泛赞誉。
在医德建设方面,病区严守职业操守。2024年8月,一名宫颈癌患者家属为表感激私下递送红包,主治医生坚决拒收并耐心解释:“治病救人是本职,信任就是最好的礼物。”此事例被全院通报表扬,成为廉洁行医的典范。
三、党建引领,传承红色基因
病区注重思想建设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2024年清明节前夕,科室组织全体医护人员赴郑州烈士陵园开展“缅怀先烈,不忘初心”集体扫墓活动。通过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学习革命事迹,团队深刻领悟“生命至上”的医者使命。
四、科教协同,引领区域学科发展
作为国家妇产区域医疗中心共建单位,病区依托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优质资源,引进多项新技术,开展豫沪专家联合手术,此外,通过“专家门诊”和远程会诊,让患者足不出省即可享受“国家队”医疗服务,累计惠及200余名疑难病例。
五、创新服务模社会式,践行责任
病区率先推行“无呕病房”人性化服务,通过个性化止吐方案、心理疏导及营养支持,减轻患者化疗痛苦。团队还深入社区开展公益义诊和健康宣教,普及肿瘤早筛知识。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肿瘤病区以精湛技术守护生命,以仁爱之心传递温暖,以红色精神凝聚力量,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无愧于患者、无愧于时代的答卷。未来,团队将继续秉承“厚德至善,博学至精”的院训,为提升中原地区妇科肿瘤诊疗水平、守护女性健康不懈奋斗!
文:行风建设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