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科普活动丨郑大三附院健康科普进幼儿园:用专业守护成长,以行动传递健康
2025年6月27日,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健康科普小团队带着一份特殊的“健康礼物”,走进中牟县大孟镇一八联合幼儿园。这场由医院新生儿科、儿科、乳腺甲状腺科等多学科专家联合筹备的“健康守护专题讲座”,以“儿童安全”与“家庭健康”为双主线,为幼儿园教师及家长送上了一堂“实用、暖心、专业”的健康课。
从“筹备”到“落地”:用专业筑牢健康科普基石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健康亦需关注。”作为此次活动的牵头人,郑大三附院新生儿科乔青表示,团队早在一个月前便针对幼儿园家长的实际需求展开调研,最终确定了“儿童气道异物急救”“甲状腺健康管理”“儿童外伤处理”“心肺复苏术”四大核心主题,并精心组织专家团队——从新生儿科、儿科的临床骨干到乳腺甲状腺科的资深医师,每一位专家都结合自身专业领域反复打磨课程,确保内容“既专业又易懂”。
分主题科普:用知识守护生命防线
活动现场,专家们以“问题导向+情景演示”的形式,将晦涩的医学知识转化为家长“听得懂、用得上”的实用指南。
“黄金4分钟!海姆立克法是气道异物急救的关键!”儿科综合病区刘莹主任以一组儿童气道异物的真实案例,拉开“儿童气道异物的预防与急救”的讲解。她提出“三行动”要求:反复练习急救技能(建议家长与孩子共同观看教学视频)、落实预防措施(检查玩具小零件、食物切小处理)、传递知识(将技能分享给亲友)。随后,冯娜护士长与主管护师张琼现场演示海姆立克法的标准动作,“双臂环抱腹部、向上快速冲击”的分解教学,让家长们直观掌握了这一“救命技能”。
在“甲状腺功能异常初步概览”环节,乳腺甲状腺外科李建副主任医师与赵文鼎医师配合演示:李建结合吞咽动作直观指出甲状腺的解剖位置;赵文鼎则通过对比甲亢(代谢加速,表现为心慌、多汗、体重下降)与甲减(代谢减慢,表现为乏力、嗜睡、浮肿)的典型症状,强调“儿童甲状腺异常会影响身高和智力发育,家长压力大、情绪波动也易诱发问题”。“孩子生长迟缓、情绪异常,或自己莫名疲劳、心跳加快,都是甲状腺发出的‘求救信号’!”李建的提醒引发家长们的专注记录。同时两位医生也为现场的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们进行了甲状腺义诊。
“孩子好动,磕碰擦伤如何处理?应急包该备哪些物品?”针对家长最关心的儿童外伤问题,乔青护士长带来“守护成长不慌张——儿童外伤处理指南”。乔青不仅总结了各类外伤的紧急处理措施,还列出了“家庭急救物品备用清单”以及预防要点,更现场演示破损皮肤消毒、简单包扎的规范操作。“碘伏要从伤口中心向外打圈消毒,创可贴不能贴太紧!”王岩护士长的实操指导让家长们纷纷上手练习,直呼“终于知道正确步骤了”。
“心肺复苏是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钥匙’!黄金4分钟内,每延误1分钟,生存率下降10%。”主管护师赵静静的讲解让现场气氛紧张又专注。李智瑞护士长与主管护师王亚丽随即用模拟人演示心肺复苏全流程:定位胸骨下半段、保持100-120次/分钟的按压频率、5-6厘米的按压深度……演示结束后,家长和教师们纷纷上前,在专家指导下逐一练习,“多学一次,就能多护一分”的共识在互动中悄然传递。
活动成效:用行动践行“健康守门人”使命
“看到家长们认真记录、积极练习的样子,我们觉得所有的筹备都值得!”活动尾声,乔青护士长感慨道。据幼儿园反馈,此次讲座覆盖百余名家长及教师,内容涵盖儿童安全防护、家长健康管理等多维度,参与人员纷纷表示“学到了实用技能”“掌握了健康自查方法”。
作为河南省妇幼医疗领域的重要力量,郑大三附院始终将“健康科普”视为社会责任的重要一环。此次走进幼儿园,不仅是为了守护孩子的安全,更希望通过家长“健康意识”的提升,辐射更多家庭。医院未来将持续开展“健康科普进社区、进学校”系列活动,让专业医疗知识“走出医院、走进生活”,真正成为群众身边的“健康守门人”。
守护成长,我们责无旁贷;传递健康,我们步履不停。郑大三附院将继续以专业为笔、以爱心为墨,书写更多“健康为民”的温暖故事。
新生儿科 王亚丽 乔青
乳腺甲状腺外科 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