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大医精诚创绝技 妙手济世系童心
□朱高峰
“大医精诚,止于至善”。这是郑大三附院小儿脑瘫康复中心的服务宗旨和根本。
中心自1992年创立以来,以技术和专业成为全省、技术力量最强的小儿脑瘫治疗康复基地,更以实力和爱心赢得了荣誉和口碑。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郑大三附院张展院长表示,中心不断提升业务技能,积极开展人性化服务,就是为了让更多的患儿得到及时救治,造福社会。
创绝技,引领学科发展
在郑大三附院小儿脑瘫康复中心一位患儿家属那里,笔者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曾经有两个不足1岁的孩子被确诊为脑损伤,但其中一个患儿的家人觉得发达城市医疗技术先进,于是带孩子到发达城市的医院进行治疗,而另一个患儿的家人因不想长途奔波,带孩子就近来到了郑大三附院小儿脑瘫康复中心治疗。半年后,留在中心治疗的孩子,各项指标基本达到正常孩子标准,而去外地治疗的孩子不见好转,更错过了治疗时机,孩子家长懊悔不已。
听完这个事例,许多人会心存疑问,为什么结果是留在这里的孩子康复了呢?其实,医院的发展,靠的是过硬的诊疗技术,而郑大三附院小儿脑瘫康复中心的“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疗法”,正是众多患儿康复的重要“法宝”之一。
据中心主任朱登纳介绍,“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疗法”(穴位封闭)是中心的治疗特色,首创者是河南省小儿脑瘫康复中心主任医师、教授万国兰,1992年开始在临床运用,20年来治疗了小儿脑瘫、各种脑损伤、缺血缺氧性脑病后遗症、精神发育迟滞、各型癫痫等6万多神经系统疑难疾病的患儿,总有效率为97.5%。此外,还曾成功治愈8例因重症脑炎导致的“植物人”,填补了国内小儿神经治疗领域的空白。
该疗法依据中枢神经系统的代偿机理、神经肌肉解剖生理及中医经络理论,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在头部、躯干、四肢部位选择注射部位,以达到治疗康复目的。比如在头部注射可兴奋大脑皮层,加快血液循环,促进病灶吸收,恢复脑细胞代谢功能;注射到四肢可缓解肌痉挛,调节肌张力,提高肌力,纠正异常姿势,改善运动功能;尤其是腰部位点注射,轻度刺激神经根,对改善下肢运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该疗法已扩大到了现在的20多个项目,包括功能训练、蜡疗、推拿、中药洗浴、针灸、电疗、磁疗、体疗、肉毒素A针注射及精神运动评估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综合治疗体系。其中“头皮药物注射疗法对脑缺氧缺血后脑损伤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荣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
重细节,大爱铸就口碑
理解、爱心、耐心,是郑大三附院小儿脑瘫康复中心服务理念,并且体现在工作的每个环节当中。
由于每天都要面对许多脑瘫患儿,这里的医生除了要有高超的医术,还要有比常人更有耐心和爱心,因此,中心要求所有的医护人员,对每位患儿都要如同自己的孩子,并且真正站在患儿家长的立场去理解他们,关心他们。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心患儿家长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2010年底,9个月左右的默默(化名)被父母从北京带到了郑大三附院小儿脑瘫康复中心,但来到这里以后,因当时床位紧张,由此引发了默默父母情绪上的抵触。
面对这两位来自北京的家长埋怨,主治医生不但没有生气,还真诚地向他们说明情况,并认真地给默默进行了检查,根据其不会翻身、不会爬,听力、视力也存在问题等情况,准确做出“脑损伤综合征”的诊断。
医生的真诚打动了默默父母,他们最终留了下来。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四个疗程后,默默综合能力已经跟正常孩子无异,儿童评估量表分数达90多分。
据中心总护士长王雪芳介绍,默默出院后,默默父母还专程从北京来郑州感谢这里的医护人员,并告诉他们,默默在北京复查时,原来给他做治疗的医生都不敢相信默默能恢复的这么好,并称简直是个奇迹。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这是《大医精诚》里药王孙思藐对后世医者的要求,也是郑大三附院小儿脑瘫康复中心所有医生对自己的严格约束。在这里,他们提出“拒绝小病大治,拒绝过度治疗”的承诺,以大爱铸就了好口碑,更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患儿家长的信任。
修内功,彰显大医风范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郑大三附院小儿脑瘫康复中心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一支团队。
据了解,中心除了主
要保证医疗安全质量,除了具备过硬的医疗技术,人才培养也至关重要。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张展介绍,近年来,医院每年都会从全国重点院校挑选数名毕业生扩充队伍。“目前中心拥有正、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在内的医护人员180余名,设有6个病区(科)和2个康复区(科)共8个科,而且各有侧重。”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心医护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中心定期都会对医生进行培训和考核。如今,中心不但为郑州大学小儿神经脑瘫专业、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博士和硕士培养点,也是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儿童脑瘫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依托单位的河南省重点学科。目前,中心已顺利带教毕业研究生20多名,正在带教硕士研究生10多名,为省内外各级医院培
强特色,精心打造品牌
据统计,郑大三附院小儿脑瘫康复中心每年接诊量达8000多人次,平均每个患儿按4个疗程计算,一年至少有2000名脑瘫患儿在这得到救治。
朱登纳表示,随着近年来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及被社会的认可,中心每年接诊患儿的数量都在不断攀升,这无疑对中心的整体诊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细节看真功,中心在不断强调医疗技术的同时,更不遗余力地对如何预防脑瘫进行公益宣传,实现着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在这里,我们看到一封特殊的“信件”:给孕前女士和准妈妈的一封信——让孩子远离脑瘫。
“信件”中,中心一再强调小儿脑瘫可发生在出生前、出生时和出生后,并以围产期的发生率,所以脑瘫的预防主要在这三个阶段。而且提醒,很多人认为既然脑瘫的运动障碍是非进行性的,孩子长大后自然也能好,其实不然。“有些孩子早期已做出诊断,但家长拒绝治疗或未坚持治疗,1岁以后症状逐渐明显,但此时已错过了治疗时机。其实,对于脑瘫患儿来说,1岁之前是治疗期,因此只有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孩子才能得到限度的康复。”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不但是未来,更是希望,但由于环境因素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脑瘫、智力低下等疾病的发生率逐年攀升,而脑瘫一旦发生,不仅会让整个家庭失去欢乐,对孩子本身来说,更是人生一大磨难。因此,我们全体医护人员只有一个希望,就是能用所学技能,尽自己能力救治脑瘫患儿。”朱登纳说。
风无远近,处处有花开。如今,中心凭借的诊疗技术、的团队,以及人性化的服务,已然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高效、优质的诊疗服务格局,获得了众多患儿家长的认同。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不管是以前、现在还是将来,“大医精诚创绝技,妙手济世系童心”都是对郑大三附院小儿脑瘫康复中心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