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

声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大鼠标

光标

副屏

帮助

固定

快捷方式

读屏

退出

返回
顶部

临床研究与转化医学部组织多场次交叉学科学术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4-08-21  发布者: 临床研究与转化医学部    45416
分享到:

八月暑减风未凉,高朋携手启智光。近期,为推动我院医学研究与其他技术创新领域的合作,临床研究与转化医学部组织多场次、多方面的交叉学科学术交流会,预示着我院在探索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医院科研水平方面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2024年6月27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的索广力教授与我院临床研究与转化医学部、医学影像科、乳腺外科等科室的专家团队进行线上交流,索广力教授通过讲座《基于肿瘤干细胞肿瘤发生的微类肿瘤高通量标准化制备和个性化药筛》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与我院专家在相关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最终双方在乳腺癌个体化肿瘤干性类器官临床研究方向上达成合作协议。

二、郑州大学现代分析与基因测序中心

2024年7月23日和2024年8月6日,郑州大学现代分析与基因测序中心(简称“中心”)王志武教授分别带领中心不同团队来院交流访问,我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赵鑫,学术副院长禹东川两次出席交流会议。赵鑫教授对王志武教授一行莅临我院进行考察交流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表示郑州大学现代分析与基因测序中心是学校科学研究重要条件保障平台,共享服务平台,技术支撑平台,一直以来给我院提供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平台,同时中心开展常态化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促进高质量开放共享,有力支撑我院的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医院期待与中心在新的领域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我院临床诊疗技术与科研成果转化的发展。两次交流会议,中心的苏萌研究员、谢正坤研究员、赵无垛副教授、刘春萌讲师在分别进行学术讲座,从面向临床医学的纳米绿色印刷智能传感器件、软物质成像与界面微成分分析、小型质谱的设计研发以及在生命科学中应用、微纳尺度二维材料新奇物性等不同角度与我院科研工作者进行交流,达到了良好的交流互通目的,同时我院与中心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事宜的认识上达成高度一致,为后期双方开展新领域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智能科研平台研发团队

2024年7月24日,一家智能科研平台研发团队来院交流访问,我院参会专家与该团队一起探讨智能科研平台助力医院科研成果转化的策略和应用,为医院利用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等技术进行医学资料的自动识别、分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郑州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2024年7月25日,郑州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郑州大学医疗人工智能团队带头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蒋慧琴老师来院交流访问,我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赵鑫,学术副院长禹东川、临床研究与转化医学部主任常慧出席交流会议。交流会上汇报了我院专病库建设情况后,蒋慧琴教授从人工智能等方面提出优秀的意见和建议,之后双方就医学影像处理与分析、三维可视化和多模态医疗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应用等多方面深入交换意见,目前已达成科研合作意向并实际开展中。

五、郑州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2024年7月25日,郑州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中原网络安全研究院(以下简称“学院”)专家团来院交流,专家团成员包括学院党委书记付守利、院长胡传平、副院长张大龙、郑州大学互联网医疗与健康服务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林予松、医工交叉融合创新中心主任赵哲、物联网工程系副主任段鹏松和项目负责人曹琰,我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赵鑫,学术副院长禹东川、临床研究与转化医学部主任常慧、信息化建设部主任翟亚奇等出席交流会议。交流会上禹东川教授对郑州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专家团的到来表示感谢,对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以及为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做出贡献表示敬佩,张大龙副院长介绍学院基本情况和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方向,之后双方就合作意向进行交流,并在医学影像智能处理、基于国产芯片的边缘安全数据融合网关与医疗便携式设备创新研发、医院信息安全体系相关人员培训、医疗国产化场景构建等10各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六、黄容琴、王义教授访问交流暨青年博士论坛

2024年8月20日,国家级优秀青年人才、复旦大学药学院教授黄容琴,东华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教授王义,天健先进生物医学实验室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王燕莉,我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赵鑫,院长王新军,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党楠,院长助理、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程国梅,总药师任艳丽,临床研究与转化医学部主任常慧及现场20余位青年博士参加此次交流论坛。黄容琴教授以《智能纳米递药系统》为主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纳米递药领域的研究方向和重要的学术成就,王义教授《有机-无机杂化生物材料》的讲座,详细阐述了这类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潜力。面对青年博士们就各自的研究领域和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向两位教授的提问,黄容琴教授和王义教授耐心解答,不仅提供了专业的建议,还鼓励大家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年来,医院为努力打造全国一流妇幼保健院,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医工交叉是推动新医科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服务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人民健康和助力医院科研水平提升的共同需求。为实现“科技兴院”战略,医院将乘势而为、抢抓机遇,站位学科交叉新态势,鼓励在“卡脖子”技术上多产出高水平成果,将论文写在中原大地上,努力打造区域科技创新新高峰。



文图:原阳阳

编辑:吴亚男

审核: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