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

声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大鼠标

光标

副屏

帮助

固定

快捷方式

读屏

退出

返回
顶部

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

发布时间:2023-06-02  发布者: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1816
分享到:

    关方霞,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99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同年到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和fellow等工作十余年。被郑州大学全职引进后积极组建团队,致力于干细胞再生医学与神经功能修复研究,先后承担多项NSFC(联合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原千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计划等科研项目,是河南省科技厅“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与转化医学”创新团队带头人,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再生医学与神经功能修复”负责人,河南省再生医学与神经修复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迄今已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200余篇论文,其中SCI收录150余篇,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专利授权15项。

 

    张小安,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优秀专家,中原领军人才,中原名医,河南省优秀医师。现任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河南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工党河南省委副主委,河南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河南省神经影像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河南省儿科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省妇儿影像人工智能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儿科教指委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儿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儿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母胎影像专委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会长、河南省医学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会长。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150余篇。

    该方向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神经遗传变性病的精准诊断。通过联合基因检测等最新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传统的临床、影像病理手段实现神经遗传变性病的精准诊断。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戈登-福尔摩斯氏综合征的新致病基因STUB1,并阐明了其致病机制是STUB1基因编码的CHIP蛋白功能缺失导致蛋白质量控制系统功能障碍而致病;首次发现了亚洲地区存在IGHMBP2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MT家系,明确了APPPS1IGHMBP2等基因新的突变位点;首次报道了汉族人群中CHCHD2RAB39B基因突变可导致家族性帕金病,发现 LRP10CHCHD2SMPD1等基因变异可增加散发性帕金森病的患病风险。

    2神经系统重大疾病脑血管病的干细胞治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iPS及其来源的神经疾病干细胞研究能显著改善实验性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并进一步探讨iPSC移植治疗实验性脑出血大鼠的可能机制,为脑出血患者个体化细胞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及技术基础,进一步研究将更深入探讨干细胞治疗机制及优化种子细胞,最终实现对脑出血、神经遗传变性疾病等重大神经系统难治性疾病的有效临床治疗。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神经遗传变性病诱导多能干细胞库,构建了携带致病基因突变的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患者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系;联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开展了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试验,是世界上首批开展的hESCs来源的细胞临床移植研究项目,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被Nature杂志报道。

    3小儿脑瘫的成像方式和方法上进一步的研究。前期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分子成像(化学饱和交换,CEST)和功能成像(扩散峰度成像,DKI),这些研究进一步地提高了磁共振检查的信噪比,同时可定量pH和代谢物含量。这些成果使我们能够快速精准地成像活体组织pH值,弥补传统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对pH和蛋白质含量的弱敏感性,提供了一个新的代谢指标。针对小儿脑组织发育的独特性,对扩散峰度成像(DKI)进行优化。将EPI DKI及快速FLAIR DKI应用于脑中风的研究中,证明了其较弥散成像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更高,并极大地缩短成像时间。而且通过改变现有快速DKI 序列的参数值使其抑制自由水信号,从而得到适用于儿童检查的快速FLAIR DKI技术。结合最新人工智能AI技术,提高重大疾病诊断效率。以深度神经网络为基础实现医学影像数据的高效互联互通,充分挖掘影像数据价值,有效辅助医生诊断,提高重大疾病诊断效率,已在头部磁共振图像的检出和分割中取得显著成果,在脑肿瘤的分割、缺血性中风病灶分割、轻度创伤性脑损伤预测、多发硬化病灶分割、脑区图像分割都有相应的公开数据集和算法研究。

    4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通过小鼠脑外伤的动物模型,研究发现HDAC1基因沉默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能够加强人类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过表达FOXO1基因可以加强其自身抗衰老和迁徙的能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降低氧化应激和促进海马神经元的神经发生提高认知能力;同时观察了羊膜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这些研究成果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临床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5胶质细胞瘤的发病机制及预后进行研究miR-130b在胶质瘤细胞中的功能及可能的分子机制、高迁移率组蛋白盒-1 (HMGB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和预后意义、IF1在胶质瘤中的临床意义及其在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以及新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评估。胶质母细胞瘤的预后评估:血管抑制素Angiotensin-(1–7)对胶质母细胞瘤诱导的血脑屏障损失具有保护作用。